“時聽兒童叱犢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聽兒童叱犢聲”全詩
逐客固宜安散地,閑民何幸樂升平。
雪花漫漫蕎將熟,綠葉離離薺可烹。
飯飽身閑書有課,西窗來趁夕陽明。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初冬》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冬》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初冬時節的田園景色和農民的生活情景,同時也表達了對逐客和閑民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鉏犁滿野及冬耕,
時聽兒童叱犢聲。
逐客固宜安散地,
閑民何幸樂升平。
雪花漫漫蕎將熟,
綠葉離離薺可烹。
飯飽身閑書有課,
西窗來趁夕陽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農田為背景,描繪了初冬時節農民們辛勤耕作的景象。詩中提到了鉏犁滿野和兒童叱犢聲,生動地展現了農民們勤勞的場景。作者通過對農民的描寫,表達了對逐客和閑民的思考。
詩中提到的逐客,指的是被迫離鄉背井的人們。作者認為逐客應該安居樂業,安心在散地上生活。而閑民則指的是沒有煩惱的人們,他們幸福地享受著平靜安寧的生活。通過對逐客和閑民的對比,作者表達了對社會安定和平的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初冬時節的自然景色。雪花紛紛揚揚,蕎麥將要成熟,綠葉離離,薺菜可供烹食。這些景象展示了豐收的希望和農民們的喜悅。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生活狀態。作者說自己吃飽了飯,身體閑暇,可以安心讀書。西窗透過夕陽的余暉,明亮而溫暖。這表明作者在寧靜的環境中,享受著讀書的樂趣。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初冬的田園景色和農民的生活情景,表達了對社會安定和平的向往,以及對寧靜生活和讀書的追求。同時,詩中的自然景色也給人以豐收和希望的感覺。
“時聽兒童叱犢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dōng
初冬
chú lí mǎn yě jí dōng gēng, shí tīng ér tóng chì dú shēng.
鉏犁滿野及冬耕,時聽兒童叱犢聲。
zhú kè gù yí ān sàn dì, xián mín hé xìng lè shēng píng.
逐客固宜安散地,閑民何幸樂升平。
xuě huā màn màn qiáo jiāng shú, lǜ yè lí lí jì kě pēng.
雪花漫漫蕎將熟,綠葉離離薺可烹。
fàn bǎo shēn xián shū yǒu kè, xī chuāng lái chèn xī yáng míng.
飯飽身閑書有課,西窗來趁夕陽明。
“時聽兒童叱犢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