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眼綻來蠶事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桑眼綻來蠶事興”全詩
稅足了無徵欠吏,飯香時有乞齋僧。
開正父老頻占候,已決今年百稼登。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初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春》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初春時節的景象,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關注和對豐收的期盼。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天初到,陂湖的冰已經開始融化,
時光流轉,誰能解開命運的長繩?
土地肥沃,動了一下,麥苗就長出來了,
桑樹的眼睛也開放了,蠶絲的事業興旺。
稅收足夠,沒有征收額外的負擔給官吏,
飯菜的香氣時常有乞討齋僧來享用。
老百姓積極開墾土地,頻繁占卜天氣,
今年的百谷豐收已經決定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關注和對豐收的期盼。詩中描述了冰開始融化、麥苗生長、桑樹開花等春天的跡象,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詩人關注農田的情況,提到了稅收和農民的生活,表達了對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詩的結尾預示著今年的豐收已經注定,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感覺。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初春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農耕生活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期盼。同時,詩中融入了對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整體上,這首詩詞既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又抒發了對社會的關懷,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桑眼綻來蠶事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chūn
初春
chūn rù bēi hú yǐ zhé bīng, liú nián shuí jiě xì zhǎng shéng? tǔ gāo dòng hòu mài miáo zhǎng, sāng yǎn zhàn lái cán shì xìng.
春入陂湖已折冰,流年誰解系長繩?土膏動後麥苗長,桑眼綻來蠶事興。
shuì zú liǎo wú zhēng qiàn lì, fàn xiāng shí yǒu qǐ zhāi sēng.
稅足了無徵欠吏,飯香時有乞齋僧。
kāi zhèng fù lǎo pín zhàn hòu, yǐ jué jīn nián bǎi jià dēng.
開正父老頻占候,已決今年百稼登。
“桑眼綻來蠶事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