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止即可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止即可行”全詩
梅花落無余,蘭芽亦已生。
好鳥何山來,向我飛復鳴。
行矣東郊路,藉草作清明。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春日雜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雜題》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雨路易乾,雨止即可行。
梅花落無余,蘭芽亦已生。
好鳥何山來,向我飛復鳴。
行矣東郊路,藉草作清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詩人觀察到春雨停歇后,路面很快就會干燥,可以繼續行走。梅花已經凋謝一空,但蘭芽已經生長出來。一只美麗的鳥兒從哪座山飛來,向我飛翔并歌唱。我開始踏上東郊的道路,草地上的清明節氛圍撲面而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敏感。詩人通過觀察春雨的停止和路面的干燥,表達了對春天行走的期待。梅花凋謝和蘭芽生長的對比,展示了季節的更替和生命的延續。詩中的鳥兒象征著自由和美好,它的飛翔和歌唱給人帶來愉悅和喜悅的感覺。最后,詩人踏上東郊的路,感受到清明節的氛圍,這也暗示了他對生活的積極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觀察,展現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生機勃勃的氣息。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清新和活力,同時也能夠體會到作者內心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雨止即可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zá tí
春日雜題
chūn yǔ lù yì gān, yǔ zhǐ jí kě xíng.
春雨路易乾,雨止即可行。
méi huā luò wú yú, lán yá yì yǐ shēng.
梅花落無余,蘭芽亦已生。
hǎo niǎo hé shān lái, xiàng wǒ fēi fù míng.
好鳥何山來,向我飛復鳴。
xíng yǐ dōng jiāo lù, jí cǎo zuò qīng míng.
行矣東郊路,藉草作清明。
“雨止即可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