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尚大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子尚大節”全詩
千載高夷齊,采薇忘其生,周公述易象,所以貴幽貞。
去圣雖已遠,江左見淵明;我讀飲酒詩,朱弦有遺聲。
雜興又此身漂蕩等流槎,陋巷無心長草萊,柴門偶自不曾開。
余齡漸迫諸孫長,徂歲將窮積雪來。
旦欲燎衣無宿燼,暮思赬頰但空罍。
孰知自有忘憂處,遶坐新書正作堆。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為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為韻》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子尚大節,又甚惡不情,
魯連故可人,用意終近名。
千載高夷齊,采薇忘其生,
周公述易象,所以貴幽貞。
去圣雖已遠,江左見淵明;
我讀飲酒詩,朱弦有遺聲。
雜興又此身漂蕩等流槎,
陋巷無心長草萊,柴門偶自不曾開。
余齡漸迫諸孫長,徂歲將窮積雪來。
旦欲燎衣無宿燼,暮思赬頰但空罍。
孰知自有忘憂處,遶坐新書正作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德和堅定志向的推崇,以及對貧困、疾病和長壽等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認為君子應該堅守大節,厭惡不真實的情感表達。他引用了魯連的故事,以表達自己的用意接近名士。他提到了古代的高尚人物,如千載高夷和周公,以強調對幽貞品質的珍視。盡管圣人已經遠去,但在江左地區仍然能夠見到淵明的風采。作者讀飲酒詩時,感嘆朱弦的音樂已經逝去。他形容自己的生活漂泊不定,住在陋巷中,心無所系,柴門很少開啟。他感到歲月的推移,年齡的增長,將會面臨窮困和積雪的困擾。他在早晨想要點燃衣服卻沒有火種,傍晚時思念紅頰卻只有空空的酒杯。然而,他認為自己有一處可以忘卻憂愁的地方,就是坐在書堆旁邊。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陸游對高尚品德和志向的追求,以及對生活困境的思考。他通過引用歷史故事和古代人物,表達了對幽貞品質的珍視和對名士風范的向往。詩中的描寫充滿了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擔憂,但最后表達了對書籍的安慰和寄托。作者通過這首詩詞,展示了他對人生價值觀的思考和對內心世界的抒發,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感和境遇。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有深刻的思考,又有對人生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鳴。
“君子尚大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shí shǒu yǐ pín jiān zhì shì jié bìng zhǎng gāo rén qíng wèi yùn
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為韻
jūn zǐ shàng dà jié, yòu shén è bù qíng, lǔ lián gù kě rén, yòng yì zhōng jìn míng.
君子尚大節,又甚惡不情,魯連故可人,用意終近名。
qiān zǎi gāo yí qí, cǎi wēi wàng qí shēng, zhōu gōng shù yì xiàng, suǒ yǐ guì yōu zhēn.
千載高夷齊,采薇忘其生,周公述易象,所以貴幽貞。
qù shèng suī yǐ yuǎn, jiāng zuǒ jiàn yuān míng wǒ dú yǐn jiǔ shī, zhū xián yǒu yí shēng.
去圣雖已遠,江左見淵明;我讀飲酒詩,朱弦有遺聲。
zá xìng yòu cǐ shēn piāo dàng děng liú chá, lòu xiàng wú xīn zhǎng cǎo lái, zhài mén ǒu zì bù céng kāi.
雜興又此身漂蕩等流槎,陋巷無心長草萊,柴門偶自不曾開。
yú líng jiàn pò zhū sūn zhǎng, cú suì jiāng qióng jī xuě lái.
余齡漸迫諸孫長,徂歲將窮積雪來。
dàn yù liáo yī wú sù jìn, mù sī chēng jiá dàn kōng léi.
旦欲燎衣無宿燼,暮思赬頰但空罍。
shú zhī zì yǒu wàng yōu chù, rào zuò xīn shū zhèng zuò duī.
孰知自有忘憂處,遶坐新書正作堆。
“君子尚大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