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去自不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棄去自不果”全詩
誦書如布谷,拈出無一可。
又非富貴逼,棄去自不果。
無功博一飽,有罪當萬坐。
老境最堪笑,作計日益左。
正似鳩拙巢,不及蠶自裹。
霜寒衣未贖,瑟縮附殘火。
作詩數十年,所得良瑣瑣。
弱松困蔓纏,何日見磊砢?洞庭可遠游,秋風思捩舵。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覽鏡》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覽鏡》是宋代陸游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一個老翁觀照鏡中的自己,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鏡中老翁誰?非得少年我。
誦書如布谷,拈出無一可。
又非富貴逼,棄去自不果。
無功博一飽,有罪當萬坐。
老境最堪笑,作計日益左。
正似鳩拙巢,不及蠶自裹。
霜寒衣未贖,瑟縮附殘火。
作詩數十年,所得良瑣瑣。
弱松困蔓纏,何日見磊砢?
洞庭可遠游,秋風思捩舵。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通過鏡中的老翁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年華老去、功業不顯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老翁覺得自己在讀書方面像布谷鳥一樣,雖然努力但收獲甚少。他并不是被富貴所逼迫,而是自愿放棄了追求富貴的機會,但這樣的選擇并沒有帶來滿足感。他感到自己沒有功業可言,只能坐在一旁自嘲。老境愈發可笑,計劃也日益落空。他覺得自己像笨拙的鳩鳥筑巢,不如蠶自己裹繭。他的衣服還未贖回,只能依附殘火取暖。他寫詩已經數十年,所得的只是瑣碎的東西。他感到自己像弱松被蔓藤纏繞,不知何時才能見到磊砢(高大堅固的石頭)。他想到洞庭湖,希望能遠游其中,秋風吹來時思念著扭動舵柄的感覺。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老翁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感到自己的努力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他對自己的功業和成就感到失望。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為主題,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棄去自不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n jìng
覽鏡
jìng zhōng lǎo wēng shuí? fēi děi shào nián wǒ.
鏡中老翁誰?非得少年我。
sòng shū rú bù gǔ, niān chū wú yī kě.
誦書如布谷,拈出無一可。
yòu fēi fù guì bī, qì qù zì bù guǒ.
又非富貴逼,棄去自不果。
wú gōng bó yī bǎo, yǒu zuì dāng wàn zuò.
無功博一飽,有罪當萬坐。
lǎo jìng zuì kān xiào, zuò jì rì yì zuǒ.
老境最堪笑,作計日益左。
zhèng shì jiū zhuō cháo, bù jí cán zì guǒ.
正似鳩拙巢,不及蠶自裹。
shuāng hán yī wèi shú, sè suō fù cán huǒ.
霜寒衣未贖,瑟縮附殘火。
zuò shī shù shí nián, suǒ de liáng suǒ suǒ.
作詩數十年,所得良瑣瑣。
ruò sōng kùn màn chán, hé rì jiàn lěi kē? dòng tíng kě yuǎn yóu, qiū fēng sī liè duò.
弱松困蔓纏,何日見磊砢?洞庭可遠游,秋風思捩舵。
“棄去自不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