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常曳尾豈非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龜常曳尾豈非樂”全詩
造物今知不負汝,北窗夜雨默焚香。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老學庵北窗雜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老學庵北窗雜書》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龜常曳尾豈非樂?
鶴已鍛翎徒自傷。
造物今知不負汝,
北窗夜雨默焚香。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龜和鶴的感慨和思考。作者觀察到龜常常曳著尾巴行走,這種行為看似平凡,但作者認為它們也能從中得到快樂。而鶴則已經修煉出美麗的羽翼,但卻自怨自艾。通過這兩種動物的比喻,作者反思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作者通過觀察自然界中的龜和鶴,揭示了人生的兩種態度。龜常曳尾,雖然看似平凡,但作者認為它們也能從中得到樂趣,暗示人們應該珍惜平凡的生活,從中尋找快樂。而鶴已經修煉出美麗的羽翼,但卻自怨自艾,這反映了人們常常在追求完美和成功的過程中感到痛苦和不滿。作者通過這兩種動物的對比,呼吁人們要珍惜現有的生活,不要過于苛求,以免自尋煩惱。
最后兩句“造物今知不負汝,北窗夜雨默焚香”,表達了作者對造物主的感激之情。作者認為造物主已經了解并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因此在北窗下的夜雨中,作者默默地燃燒香煙,表達對造物主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界中龜和鶴的觀察,以及對人生態度的思考,表達了珍惜平凡生活、不苛求完美的主題,并表達了對造物主的感激之情。
“龜常曳尾豈非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o xué ān běi chuāng zá shū
老學庵北窗雜書
guī cháng yè wěi qǐ fēi lè? hè yǐ duàn líng tú zì shāng.
龜常曳尾豈非樂?鶴已鍛翎徒自傷。
zào wù jīn zhī bù fù rǔ, běi chuāng yè yǔ mò fén xiāng.
造物今知不負汝,北窗夜雨默焚香。
“龜常曳尾豈非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