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士憤驕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退士憤驕虜”全詩
耄期身未病,貧困氣猶全。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貽》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貽》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退隱士人對于國家淪陷和自身困境的憤懣和憂慮。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退隱士人憤懣于驕橫的侵略者,
閑散之人憂慮干旱的年景。
雖然年紀已經老邁,身體卻尚未患病,
盡管貧困,但仍然保持著尊嚴。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體現了兩個方面。首先,詩人表達了對于國家淪陷的憤懣之情。他以"退士"自稱,意味著他曾經是一位有志于報效國家的士人,但面對侵略者的囂張跋扈,他感到憤怒和無奈。其次,詩人也表達了對于自身困境的憂慮。他形容自己是"閑人",意味著他已經退隱,過著閑散的生活。然而,他對于干旱的年景和自身的貧困感到憂慮,但他仍然保持著堅強的意志和尊嚴。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首先,詩人通過對比退隱士人和閑散之人的境遇,展現了自己對于國家興衰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其次,詩人以自身為例,表達了對于國家淪陷和個人困境的憤懣和憂慮,體現了他對于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最后,詩人以耄期身未病、貧困氣猶全的形象,表達了他對于困境的堅韌和尊嚴,展現了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自貽》通過對于國家淪陷和個人困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現實的憤懣和憂慮,同時展現了他對于困境的堅韌和尊嚴。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思想情感。
“退士憤驕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yí
自貽
tuì shì fèn jiāo lǔ, xián rén yōu hàn nián.
退士憤驕虜,閑人憂旱年。
mào qī shēn wèi bìng, pín kùn qì yóu quán.
耄期身未病,貧困氣猶全。
“退士憤驕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