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浮江海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浮江海去”全詩
白頭無藉在,朱紱有哀憐。
書記赴三捷,公車留二年。
欲浮江海去,此別意蒼然。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送韋書記赴安西》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韋書記赴安西》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夫子匆匆地受到重用,我們相隔遙遠,像天地之間隔著云泥。
我已經年老沒有官職,而你身披紅袍令人憐憫。
你赴任三次獲得勝利,但公車卻讓你停留了兩年。
你欲駕舟航向江海,此別之情真是蒼涼悲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送別韋書記赴安西的情景。韋書記是杜甫的朋友,被朝廷派往西域邊疆任職。詩中表達了杜甫對韋書記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同時也表達了離別之苦和對友誼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凄涼的語言,展示了杜甫對韋書記的深情厚意。詩人通過表達夫子受到重用的突然和遠離的遙遠,以及自己年老無官的現狀,強調了彼此之間的差距和離別的無奈。韋書記的紅袍象征著他的官職,而杜甫的白發則象征著他的頹廢和辛酸。詩人表達了對韋書記在邊疆奮斗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和離別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詩以朦朧的意境和蒼涼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和人生的思考。
“欲浮江海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éi shū jì fù ān xī
送韋書記赴安西
fū zǐ chuā tōng guì, yún ní xiāng wàng xuán.
夫子欻通貴,云泥相望懸。
bái tóu wú jí zài, zhū fú yǒu āi lián.
白頭無藉在,朱紱有哀憐。
shū jì fù sān jié, gōng chē liú èr nián.
書記赴三捷,公車留二年。
yù fú jiāng hǎi qù, cǐ bié yì cāng rán.
欲浮江海去,此別意蒼然。
“欲浮江海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