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蓑曾向西村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買蓑曾向西村去”全詩
桑麻滿野陂水深,遙望人家不知路。
再來桑落陂無水,閉門但見炊煙起。
疑是羲黃上古民,又恐種桃來避秦。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西村》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村》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年四月天初暑,
買蓑曾向西村去。
桑麻滿野陂水深,
遙望人家不知路。
再來桑落陂無水,
閉門但見炊煙起。
疑是羲黃上古民,
又恐種桃來避秦。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陸游在四月初夏時去西村的情景。他曾經去過那里買蓑衣,但現在回來時卻發現桑麻叢生,野陂的水深了,遠望人家卻不知道回家的路。再次來到桑落陂時,卻發現水已經干涸,只能看到炊煙從人家的屋頂升起。他心生疑惑,這里是否是羲黃時代的古民居住過的地方,又擔心這里是否是為了避開秦朝而種植桃樹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荒涼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通過描寫桑麻叢生、野陂水深和桑落陂無水的景象,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作者遠望人家卻不知道回家的路,暗示了他在人世間的迷茫和困惑。最后,作者對這個地方的歷史和來龍去脈產生了疑問和擔憂,展現了他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憂慮。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沉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歷史和未來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類活動的變化,以及對歷史和未來的疑問,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感慨和思考方式,具有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買蓑曾向西村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cūn
西村
jīn nián sì yuè tiān chū shǔ, mǎi suō céng xiàng xī cūn qù.
今年四月天初暑,買蓑曾向西村去。
sāng má mǎn yě bēi shuǐ shēn, yáo wàng rén jiā bù zhī lù.
桑麻滿野陂水深,遙望人家不知路。
zài lái sāng luò bēi wú shuǐ, bì mén dàn jiàn chuī yān qǐ.
再來桑落陂無水,閉門但見炊煙起。
yí shì xī huáng shàng gǔ mín, yòu kǒng zhǒng táo lái bì qín.
疑是羲黃上古民,又恐種桃來避秦。
“買蓑曾向西村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