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下遼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伐下遼碣”全詩
壯士凱歌歸,豈復賦國殤。
連頸俘女真,貸死遺牧羊。
犬豕何足讎,汝自承余殃。
分類: 出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韻》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伐下遼碣,
西征取伊涼。
壯士凱歌歸,
豈復賦國殤。
連頸俘女真,
貸死遺牧羊。
犬豕何足讎,
汝自承余殃。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北伐和西征的場景,表達了壯士凱歌歸來的喜悅,同時也暗示了國家的痛苦和犧牲。詩人通過描繪戰爭的殘酷和俘虜的悲慘命運,表達了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陸游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和對和平的渴望。首兩句描述了北伐和西征的過程,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艱辛。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壯士凱歌歸來的喜悅,但同時也提醒人們,國家的繁榮和和平是建立在無數壯士的犧牲之上的。最后兩句通過描繪俘虜的悲慘命運,表達了對戰爭的反思和對戰爭犧牲的痛惜。整首詩詞通過對戰爭和和平的對比,呼吁人們珍惜和平,反思戰爭的可怕和無意義。
陸游是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詩作多以抒發憂國憂民之情為主題,以深刻的思考和獨特的表達方式著稱。這首詩詞展現了他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和對和平的向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北伐下遼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sài sì shǒu jiè yòng qín shǎo yóu yùn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韻
běi fá xià liáo jié, xī zhēng qǔ yī liáng.
北伐下遼碣,西征取伊涼。
zhuàng shì kǎi gē guī, qǐ fù fù guó shāng.
壯士凱歌歸,豈復賦國殤。
lián jǐng fú nǚ zhēn, dài sǐ yí mù yáng.
連頸俘女真,貸死遺牧羊。
quǎn shǐ hé zú chóu, rǔ zì chéng yú yāng.
犬豕何足讎,汝自承余殃。
“北伐下遼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