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樹參差葉已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芳樹參差葉已成”全詩
游人正樂還興嘆,造物無心卻有情。
糝徑落紅猶可藉,漲溪分綠已堪耕。
蘭亭禹廟年年好,剩伴鄉鄰醉太平。
分類: 春晴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春晴出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晴出游》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晴朗的景色和人們的愉悅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芳樹參差葉已成,園林隨處聽鶯聲。
游人正樂還興嘆,造物無心卻有情。
糝徑落紅猶可藉,漲溪分綠已堪耕。
蘭亭禹廟年年好,剩伴鄉鄰醉太平。
詩意:
這首詩以春天晴朗的天氣為背景,描繪了芳樹參差錯落,葉子已經茂盛的景象。園林中隨處可聽到鶯鳥的歌聲。游人們在這美景中感到愉悅,但同時也感嘆人生的短暫。詩人認為大自然雖然沒有意識,卻有著自己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芳樹參差錯落、葉子茂盛的景象,以及園林中鶯鳥的歌聲,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詩人通過游人的愉悅和感嘆,表達了對生命短暫的思考。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提到了蘭亭和禹廟,表示這些地方每年都很美好,而他則選擇與鄉鄰一起醉享太平。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春天景色和人生的感悟,給人以愉悅和思考的空間。
“芳樹參差葉已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qíng chū yóu
春晴出游
fāng shù cēn cī yè yǐ chéng, yuán lín suí chù tīng yīng shēng.
芳樹參差葉已成,園林隨處聽鶯聲。
yóu rén zhèng lè hái xīng tàn, zào wù wú xīn què yǒu qíng.
游人正樂還興嘆,造物無心卻有情。
sǎn jìng luò hóng yóu kě jí, zhǎng xī fēn lǜ yǐ kān gēng.
糝徑落紅猶可藉,漲溪分綠已堪耕。
lán tíng yǔ miào nián nián hǎo, shèng bàn xiāng lín zuì tài píng.
蘭亭禹廟年年好,剩伴鄉鄰醉太平。
“芳樹參差葉已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