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城上看河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更城上看河傾”全詩
閑繞長堤逐螢火,戲臨荒沼問蛙聲。
倦游但有笭箵興,久客真諳笭箵情。
安得故人同一醉,三更城上看河傾。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夜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行》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藤拄杖扶衰病,
村北村南破夜行。
閑繞長堤逐螢火,
戲臨荒沼問蛙聲。
倦游但有笭箵興,
久客真諳笭箵情。
安得故人同一醉,
三更城上看河傾。
中文譯文:
紅藤作拐杖扶持著我衰弱的身體,
我在村北村南破夜行。
閑逛在長堤上,追隨著螢火蟲的光,
在荒涼的沼澤邊嬉戲,詢問蛙聲。
疲倦的旅行中,只有笭箵(一種樂器)能帶來快樂,
作為長期客居他鄉的人,我真正理解笭箵的情感。
如果能與故友一同醉倒,
在凌晨三更的城墻上看著河水傾瀉,那該多好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行走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紅藤拄杖和扶衰病的描寫,暗示了詩人身體的虛弱和衰老。他在夜晚行走,穿越村莊和田野,尋找一些安慰和樂趣。他閑逛在長堤上,追隨著螢火蟲的光,戲耍在荒涼的沼澤邊,詢問蛙聲,這些都是他在夜晚行走中的片刻歡愉。
詩中提到的笭箵是一種樂器,它象征著詩人內心的歡樂和激情。詩人表示,盡管他疲倦了旅行,但當他演奏笭箵時,仍能找到快樂。作為一個長期客居他鄉的人,他深刻理解笭箵所傳達的情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故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與故友一同醉倒,共享歡樂。他想在凌晨三更的城墻上,俯瞰河水奔流的景象,這是一種對故鄉的眷戀和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夜行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對鄉愁的思念以及對歡樂和友誼的渴望。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也展現了他對音樂和自然的熱愛。
“三更城上看河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xíng
夜行
hóng téng zhǔ zhàng fú shuāi bìng, cūn běi cūn nán pò yè xíng.
紅藤拄杖扶衰病,村北村南破夜行。
xián rào zhǎng dī zhú yíng huǒ, xì lín huāng zhǎo wèn wā shēng.
閑繞長堤逐螢火,戲臨荒沼問蛙聲。
juàn yóu dàn yǒu líng xīng xìng, jiǔ kè zhēn ān líng xīng qíng.
倦游但有笭箵興,久客真諳笭箵情。
ān dé gù rén tóng yī zuì, sān gēng chéng shàng kàn hé qīng.
安得故人同一醉,三更城上看河傾。
“三更城上看河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