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西莊王給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為西莊王給事”全詩
有時自發鐘磬響,落日更見漁樵人。
盤剝白鴉谷口栗,飯煮青泥坊底芹。
何為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崔氏東山草堂》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崔氏東山草堂》
作者:杜甫(唐代)
愛汝玉山草堂靜,
高秋爽氣相鮮新。
有時自發鐘磬響,
落日更見漁樵人。
盤剝白鴉谷口栗,
飯煮青泥坊底芹。
何為西莊王給事,
柴門空閉鎖松筠。
中文譯文:
我鐘愛汝玉山上的草堂,它寧靜無聲,
在這涼爽的秋高氣爽中顯得特別新鮮。
有時會自發響起鐘磬的聲音,
夕陽下還能看見歸來的漁夫和樵夫。
在白鴉谷口剝去栗子的殼,
在青泥坊底煮飯的時候燉上芹菜。
為何西莊王卻不再前來賜官,
草堂的柴門空閉,鎖住了松筠的蹤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體察,以及他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人描繪了一個寧靜、清新的秋日景象,他鐘愛的汝玉山草堂,因為草堂所在之地的寧靜,使得草堂本身也顯得寧靜,宛如一處幽靜的世外桃源。這種草木和人事的和諧、相得益彰,使得草堂在秋日的光景中顯得愈發寶貴。
詩中"鐘磬響"和"漁樵人"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自然聲音和人類活動的敏感,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轉,日落時分意味著一天的結束,而漁樵人的出現則讓人聯想到人事的無常。
"盤剝白鴉谷口栗"和"飯煮青泥坊底芹"描繪了平凡的農村生活,但在這些瑣事中卻透露出詩人對樸素生活的珍視。"柴門空閉鎖松筠"則傳達出一種失望和寂寞,詩人不再等待曾經的賓客光臨,柴門空閉,象征著草堂的榮景已經不再。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人事變遷、日常生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易逝、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對平凡生活的珍視和對逝去榮景的懷念之情,具有濃郁的哲理和情感深度。
“何為西莊王給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ī shì dōng shān cǎo táng
崔氏東山草堂
ài rǔ yù shān cǎo táng jìng, gāo qiū shuǎng qì xiāng xiān xīn.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yǒu shí zì fā zhōng qìng xiǎng,
有時自發鐘磬響,
luò rì gèng jiàn yú qiáo rén.
落日更見漁樵人。
pán bō bái yā gǔ kǒu lì, fàn zhǔ qīng ní fāng dǐ qín.
盤剝白鴉谷口栗,飯煮青泥坊底芹。
hé wéi xī zhuāng wáng jǐ shì, zhài mén kōng bì suǒ sōng yún.
何為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
“何為西莊王給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