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舍燈初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到舍燈初上”全詩
出每沾晨露,歸當送夕暉。
野花當路發,沙鳥背人飛。
到舍燈初上,茅檐聞踏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出近村晚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近村晚歸》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松枝代替如意,細布制作單衣。
出門經常沾濕晨露,回家時應迎接夕陽余暉。
野花開在路邊,沙鳥背上人們飛。
到了家中,燈火初上,茅檐之下傳來踏機聲。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一個晚歸的場景為主題,展現了陸游在田園生活中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松枝和布料制作衣服、早出晚歸的行程、路邊的野花和空中飛翔的沙鳥以及夜晚回到家中的燈火和茅檐下的踏機聲等細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對平凡生活的感悟。
賞析:
1. 自然描寫:詩中通過松枝、布料、野花和沙鳥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了陸游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感受。他通過松枝替代如意、布料制作衣服等細致的描寫,展示了他對生活中簡單物品的贊美和對樸素生活的熱愛。
2. 時光流轉:詩中通過描述早出晚歸的行程,突出了時間的流逝和生活的循環。早晨沾濕的晨露和夕陽的余暉成為詩中對時間流逝的象征,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辛勤勞作和日常瑣事的執著和體驗。
3. 家園情懷:詩的最后兩句描繪了歸家的情景,通過燈火初上和茅檐下的踏機聲,傳遞了一種溫馨和親切的家園情懷。這種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家庭和家園的熱愛和歸屬感,進而引發讀者對家的思考和回憶。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繪和對生活的熱愛,展現了陸游作為文人的情感和對自然與家園的深刻體驗,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情感的溫暖。
“到舍燈初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jìn cūn wǎn guī
出近村晚歸
sōng zhī dài rú yì, shū bù zhì dān yī.
松枝代如意,綀布制單衣。
chū měi zhān chén lù, guī dāng sòng xī huī.
出每沾晨露,歸當送夕暉。
yě huā dāng lù fā, shā niǎo bèi rén fēi.
野花當路發,沙鳥背人飛。
dào shě dēng chū shàng, máo yán wén tà jī.
到舍燈初上,茅檐聞踏機。
“到舍燈初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