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場未捷寧妨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名場未捷寧妨學”全詩
雨暗小窗分夜課,雪迷長鑱共朝饑。
名場未捷寧妨學,史限雖嚴不廢詩。
我死汝應傳缽袋,勉持愚直報明時。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示子聿》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示子聿》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故山誰伴隱茅茨,
幸有吾家大耳兒。
雨暗小窗分夜課,
雪迷長鑱共朝饑。
名場未捷寧妨學,
史限雖嚴不廢詩。
我死汝應傳缽袋,
勉持愚直報明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家國之憂、人生理想和文學追求的思考。詩中的"子聿"指的是陸游的兒子,而詩人自稱為"吾家大耳兒",意味著自己的兒子是自己的驕傲和希望。
賞析:
1. 詩人以自己的家鄉為背景,表達了對故山的思念之情。"故山誰伴隱茅茨"一句中,"茅茨"指的是簡陋的茅屋,隱喻著貧困之境。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和對家庭的依賴。
2. 詩人在困苦的環境中,通過雨夜和雪天的學習來表達自己的求學之志。"雨暗小窗分夜課,雪迷長鑱共朝饑"這兩句描述了作者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堅持學習的決心和毅力。
3. "名場未捷寧妨學,史限雖嚴不廢詩"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冷漠態度。他認為即使在名利場中沒有獲得成功,也不妨礙他進行學習和創作詩歌。
4. 最后兩句"我死汝應傳缽袋,勉持愚直報明時"表達了詩人對兒子的期望和寄托。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自己的志向和品德,傳承家族的文化傳統,并且通過勤奮努力去追求真理和公正。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陸游深沉的家國情懷,對貧困環境下的學習和創作的堅持,以及對子女的期望。通過描繪個人命運中的困頓和對家國的掛念,詩人呼吁后人要保持堅持不懈的精神追求,以期望能在明亮的時代中有所作為。
“名場未捷寧妨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zi yù
示子聿
gù shān shuí bàn yǐn máo cí, xìng yǒu wú jiā dà ěr ér.
故山誰伴隱茅茨,幸有吾家大耳兒。
yǔ àn xiǎo chuāng fēn yè kè, xuě mí zhǎng chán gòng cháo jī.
雨暗小窗分夜課,雪迷長鑱共朝饑。
míng chǎng wèi jié níng fáng xué, shǐ xiàn suī yán bù fèi shī.
名場未捷寧妨學,史限雖嚴不廢詩。
wǒ sǐ rǔ yīng chuán bō dài, miǎn chí yú zhí bào míng shí.
我死汝應傳缽袋,勉持愚直報明時。
“名場未捷寧妨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