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棠十萬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成都海棠十萬株”全詩
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
青絲金絡白雪駒,日斜馳遣迎名姝。
燕脂褪盡見玉膚,綠鬟半脫嬌不梳。
吳綾便面對客書,斜行小草密復疏;墨君秀潤瘦不枯,風枝雨葉筆筆殊。
月浸羅*清夜徂,滿身花影醉索扶。
東來此歡墮空虛,坐悲新霜點鬢須。
易求合浦千斛珠,難覓錦江雙鯉魚。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成都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成都行》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倚錦瑟,擊玉壺,吳中狂士游成都。
我倚著美麗的琴瑟,敲打著精美的玉壺,像一個狂放的吳地士人漫游在成都。
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
成都有著十萬株盛開的海棠花,繁華壯麗,無與倫比。
青絲金絡白雪駒,日斜馳遣迎名姝。
一匹青絲鞍轡,金鏈勒住一匹白色的雪白馬,太陽西斜,我騎馬前往迎接美麗的姑娘。
燕脂褪盡見玉膚,綠鬟半脫嬌不梳。
粉黛褪盡,顯露出白玉般的肌膚,綠色的發髻半松散,嬌美的姑娘不再梳妝打扮。
吳綾便面對客書,斜行小草密復疏;
吳綾(一種絲織品)上寫滿了對客人的回信,我斜行穿過茂密的小草地。
墨君秀潤瘦不枯,風枝雨葉筆筆殊。
這墨色的君子(指詩人自己)秀美而潤澤,雖然瘦弱但不枯槁,像風中的枝條和雨中的葉子,每一筆都有所不同。
月浸羅*清夜徂,滿身花影醉索扶。
月光浸透羅帳,清夜已過去,我整個身體都被花影所迷醉。
東來此歡墮空虛,坐悲新霜點鬢須。
從東方來的歡樂逐漸消散,心中變得空虛,坐在這里悲傷,新的霜點灑在我的鬢角。
易求合浦千斛珠,難覓錦江雙鯉魚。
合浦之地容易尋找到千斛珍珠,但是很難找到錦江上的雙鯉魚。
這首詩詞以描繪成都的美景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成都繁華景色和美麗女子的贊美。他以琴瑟和玉壺作為象征,表現了自己的閑適和豪放心態。其中,海棠花象征著成都的繁榮和美麗,而描述美女的細膩形容則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詩人還通過自我描寫和景物對比,表達了對逝去歡樂和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珍貴事物難以得到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意境和流暢的語言展現了陸游的才情和豪情,同時也傳達了對成都這座城市的深深喜愛。
“成都海棠十萬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dū xíng
成都行
yǐ jǐn sè, jī yù hú, wú zhōng kuáng shì yóu chéng dū.
倚錦瑟,擊玉壺,吳中狂士游成都。
chéng dū hǎi táng shí wàn zhū, fán huá shèng lì tiān xià wú.
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
qīng sī jīn luò bái xuě jū, rì xié chí qiǎn yíng míng shū.
青絲金絡白雪駒,日斜馳遣迎名姝。
yàn zhī tuì jǐn jiàn yù fū, lǜ huán bàn tuō jiāo bù shū.
燕脂褪盡見玉膚,綠鬟半脫嬌不梳。
wú líng biàn miàn duì kè shū, xié xíng xiǎo cǎo mì fù shū mò jūn xiù rùn shòu bù kū, fēng zhī yǔ yè bǐ bǐ shū.
吳綾便面對客書,斜行小草密復疏;墨君秀潤瘦不枯,風枝雨葉筆筆殊。
yuè jìn luó qīng yè cú, mǎn shēn huā yǐng zuì suǒ fú.
月浸羅*清夜徂,滿身花影醉索扶。
dōng lái cǐ huān duò kōng xū, zuò bēi xīn shuāng diǎn bìn xū.
東來此歡墮空虛,坐悲新霜點鬢須。
yì qiú hé pǔ qiān hú zhū, nán mì jǐn jiāng shuāng lǐ yú.
易求合浦千斛珠,難覓錦江雙鯉魚。
“成都海棠十萬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