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鞍歸夢遶家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憑鞍歸夢遶家山”全詩
老子真成興不淺,憑鞍歸夢遶家山。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十一月三日過升仙橋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一月三日過升仙橋作》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橋邊的沙灘水面上,綠色的蘆葦已經老去,
原野上的煙霧稀稀拉拉,黃色的牛群悠閑自在。
老子真是生意盎然,依靠馬鞍回憶圍繞家鄉山巒。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陸游在十一月三日經過升仙橋時的所見所感。他描繪了橋邊沙灘的綠色蘆葦已經老去,原野上的煙霧稀稀拉拉,黃色的牛群悠閑自在的景象。通過這些自然景物的描寫,陸游表達了自己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他認為自己的生活經歷豐富,充滿了興趣和激情,如同老子一樣,他在馬鞍上回憶著家鄉的山巒,感嘆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經過升仙橋時所見所感,展現了他對自然景物和生命流轉的感悟。通過描繪橋邊的沙灘、綠色的蘆葦和原野上的牛群,作者在平凡的景物中傳遞出深刻的情感。他用老去的蘆葦和稀疏的煙霧來暗示歲月的變遷和時光的流逝,而黃色的牛群則象征著寧靜和自由。這些景物的對比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他自比老子,表示自己的生活經歷豐富多彩,興趣盎然。回憶家鄉的山巒,他仿佛在馬鞍上飛馳,思緒在家鄉的山水間流轉。這種回憶和思索讓他對人生和時光有了更深的感悟。
整首詩詞以簡約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慨,展現了對自然和人生變遷的觸動。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己的感受與讀者分享,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詩中那種對家鄉的思念和回憶也給人以溫暖和感動。
“憑鞍歸夢遶家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ī yuè sān rì guò shēng xiān qiáo zuò
十一月三日過升仙橋作
qiáo biān shā shuǐ lǜ pú lǎo, yuán shàng yān wú huáng dú xián.
橋邊沙水綠蒲老,原上煙蕪黃犢閑。
lǎo zǐ zhēn chéng xìng bù qiǎn, píng ān guī mèng rào jiā shān.
老子真成興不淺,憑鞍歸夢遶家山。
“憑鞍歸夢遶家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