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怪步虛聲散瑤臺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怪步虛聲散瑤臺空”全詩
廣寒忽墮人間世,但怪步虛聲散瑤臺空。
四山沉沉萬籟寂,夭矯髯龍舞娛客。
弭貂老仙期不來,獨倚欄干吹玉笛。
道人不怕九霄寒,銀闕冰壺處處看。
天臺四萬八千丈,明年照我扶藜杖。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長生觀觀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生觀觀月》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碧天萬里月正中,
清夜弭節長生宮。
廣寒忽墮人間世,
但怪步虛聲散瑤臺空。
四山沉沉萬籟寂,
夭矯髯龍舞娛客。
弭貂老仙期不來,
獨倚欄干吹玉笛。
道人不怕九霄寒,
銀闕冰壺處處看。
天臺四萬八千丈,
明年照我扶藜杖。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觀月的場景,在清凈的夜晚,陸游置身于長生宮,仰望著月亮。他感嘆廣寒仙子突然降臨人間,卻不禁感嘆仙境的虛幻和幻滅。四周山靜寂無聲,只有夭矯髯龍在舞動,歡娛著賓客。然而,期待已久的弭貂老仙卻遲遲不來,陸游只能獨自倚在欄桿上吹奏玉笛。
詩人表達了道人不懼寒冷,隨處觀賞銀闕和冰壺的心境。他期待明年再次拄著藜杖,照樣觀賞這四萬八千丈高的天臺。
賞析:
《長生觀觀月》通過描繪觀月的場景,展示了陸游對仙境的向往和對長生不老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繪,以及對自然景色和神話傳說的引用,營造出一種幻化與現實交織的氛圍。
詩中的長生宮和廣寒仙子都是道教中的神話元素,表達了詩人對長生不老、仙境生活的憧憬。然而,廣寒仙子突然墮入凡間,步履虛無,使得仙境的美好顯得虛幻而遙遠。
詩中的山靜無聲,只有舞動的龍和歡娛的賓客,給人一種寧靜而熱鬧的感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的孤獨和期待通過描述弭貂老仙的遲遲未至,以及獨自吹奏玉笛的情節得到體現。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長生觀的熱愛和向往,他樂于在冰壺銀闕之間觀賞美景,并期待明年再次來到天臺,用藜杖支撐著自己,繼續追求長生的道路。
整體上,《長生觀觀月》以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展示了陸游在塵世間對長生仙境的幻想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的思考和對自然的贊美。這首詩詞充滿了詩人對人生和境界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但怪步虛聲散瑤臺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shēng guān guān yuè
長生觀觀月
bì tiān wàn lǐ yuè zhèng zhōng, qīng yè mǐ jié cháng shēng gōng.
碧天萬里月正中,清夜弭節長生宮。
guǎng hán hū duò rén jiān shì, dàn guài bù xū shēng sàn yáo tái kōng.
廣寒忽墮人間世,但怪步虛聲散瑤臺空。
sì shān chén chén wàn lài jì, yāo jiǎo rán lóng wǔ yú kè.
四山沉沉萬籟寂,夭矯髯龍舞娛客。
mǐ diāo lǎo xiān qī bù lái, dú yǐ lán gàn chuī yù dí.
弭貂老仙期不來,獨倚欄干吹玉笛。
dào rén bù pà jiǔ xiāo hán, yín quē bīng hú chǔ chù kàn.
道人不怕九霄寒,銀闕冰壺處處看。
tiān tāi sì wàn bā qiān zhàng, míng nián zhào wǒ fú lí zhàng.
天臺四萬八千丈,明年照我扶藜杖。
“但怪步虛聲散瑤臺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