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妾已辭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汝妾已辭房”全詩
直為心厄苦,久念與存亡。
汝書猶在壁,汝妾已辭房。
舊犬知愁恨,垂頭傍我床。
分類: 消息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得舍弟消息》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得舍弟消息
亂后誰歸得,他鄉勝故鄉。
直為心厄苦,久念與存亡。
汝書猶在壁,汝妾已辭房。
舊犬知愁恨,垂頭傍我床。
譯文:
得到舍弟的消息
亂后誰能回到故鄉,他鄉勝過故鄉。
我因為心中的困苦,長久地思念著生死。
你的書信還掛在墻壁上,你的妻子已經離開了房間。
舊時的狗知道我的憂愁和痛苦,低頭靠近我的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給他的舍弟的一首詩。詩人在亂世之后,思念著舍弟的消息,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亂后誰歸得,他鄉勝故鄉。”表達了詩人在亂世之后,人們的歸鄉之路并不容易,而在他們的心中,他們所在的他鄉卻勝過了故鄉。這里的“他鄉”可以理解為流亡之地,也可以理解為詩人所在的地方。
接下來的兩句“直為心厄苦,久念與存亡。”表達了詩人因為心中的困苦而長久地思念著舍弟的生死。這里的“心厄苦”可以理解為內心的困苦和痛苦。
最后兩句“汝書猶在壁,汝妾已辭房。舊犬知愁恨,垂頭傍我床。”表達了詩人對舍弟的思念之情。詩人看到舍弟的書信還掛在墻壁上,但舍弟的妻子已經離開了房間。詩人的舊時的狗知道他的憂愁和痛苦,低頭靠近他的床,給他帶來了一些安慰。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在亂世之后對舍弟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流亡之地的感受。詩中的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愁和痛苦,展現了他對親情和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
“汝妾已辭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é shè dì xiāo xī
得舍弟消息
luàn hòu shuí guī dé, tā xiāng shèng gù xiāng.
亂后誰歸得,他鄉勝故鄉。
zhí wèi xīn è kǔ, jiǔ niàn yǔ cún wáng.
直為心厄苦,久念與存亡。
rǔ shū yóu zài bì, rǔ qiè yǐ cí fáng.
汝書猶在壁,汝妾已辭房。
jiù quǎn zhī chóu hèn, chuí tóu bàng wǒ chuáng.
舊犬知愁恨,垂頭傍我床。
“汝妾已辭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