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秧馬傳海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篇秧馬傳海內”全詩
曾侯奮筆譜多稼,儋州讀罷深咨嗟。
一篇秧馬傳海內,農器名數方萌芽。
令君繼之筆何健,古今一一辨等差。
我今八十歸抱耒,兩編入手喜莫涯。
神農之學未可廢,坐使末俗慚浮華。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耒陽令曾君寄禾譜農器譜二書求詩》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耒陽令曾君寄禾譜農器譜二書求詩》是宋代陸游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農業和農具傳承的重視,以及對傳統文化和學問的珍視。
詩詞的中文譯文:
歐陽公譜西都花,
蔡公亦記北苑茶。
農功最大置不錄,
如棄六藝崇百家。
曾侯奮筆譜多稼,
儋州讀罷深咨嗟。
一篇秧馬傳海內,
農器名數方萌芽。
令君繼之筆何健,
古今一一辨等差。
我今八十歸抱耒,
兩編入手喜莫涯。
神農之學未可廢,
坐使末俗慚浮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農業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農業技術的重視和對農具傳承的呼吁。詩中提到了歐陽公和蔡公,分別譜寫了西都花和北苑茶的譜冊,強調他們都注重記錄和傳承各自領域的知識。然而,農業的重要貢獻卻沒有被記錄下來,就像放棄了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而只崇尚百家學問一樣。
接著,詩中提到了曾侯譜寫農器譜,讀到這里,作者深感惋惜。曾侯是指古代傳說中的農業神農氏的后代,他奮筆疾書,記錄了許多農業工具和種植作物的知識。儋州是指海南島的舊稱,讀完農器譜后,作者深感惋惜,暗示現在的人們對農業的重視已經不如曾侯那般。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和決心。他希望有人能夠繼續曾侯的腳步,繼續記錄農業知識,將這些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他相信通過這樣的努力,農業技術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作者自己現年八十,回到家中抱起農具,充滿喜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農業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農業學問的珍視和對現代浮華社會的反思。他認為神農的學問是不可廢棄的,而現代社會的追求浮華的風氣應該受到懲罰。
整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農業和傳統文化的關注和尊重,呼吁人們重視農業知識的傳承和發展,同時對浮華和功利主義提出了批評。
“一篇秧馬傳海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ěi yáng lìng céng jūn jì hé pǔ nóng qì pǔ èr shū qiú shī
耒陽令曾君寄禾譜農器譜二書求詩
ōu yáng gōng pǔ xī dōu huā, cài gōng yì jì běi yuàn chá, nóng gōng zuì dà zhì bù lù, rú qì liù yì chóng bǎi jiā.
歐陽公譜西都花,蔡公亦記北苑茶,農功最大置不錄,如棄六藝崇百家。
céng hóu fèn bǐ pǔ duō jià, dān zhōu dú bà shēn zī jiē.
曾侯奮筆譜多稼,儋州讀罷深咨嗟。
yī piān yāng mǎ chuán hǎi nèi, nóng qì míng shù fāng méng yá.
一篇秧馬傳海內,農器名數方萌芽。
lìng jūn jì zhī bǐ hé jiàn, gǔ jīn yī yī biàn děng chà.
令君繼之筆何健,古今一一辨等差。
wǒ jīn bā shí guī bào lěi, liǎng biān rù shǒu xǐ mò yá.
我今八十歸抱耒,兩編入手喜莫涯。
shén nóng zhī xué wèi kě fèi, zuò shǐ mò sú cán fú huá.
神農之學未可廢,坐使末俗慚浮華。
“一篇秧馬傳海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