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冠且喜身蕭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掛冠且喜身蕭散”全詩
貪求但欲攀分寸,痛定方慚乞斗升。
靈府已能澄似水,俗綠更覺薄于僧。
掛冠且喜身蕭散,二頃寧須退可憑。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訟》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少時并不知道廢興,只是向往風云變幻的鯤鵬。貪求卻只想攀登一寸,痛苦之后才慚愧地乞求斗爭的機會。靈魂的府邸已經能夠清澈如水,世俗的綠色在僧侶面前顯得更加淺薄。放下官位,反而喜歡身心自由,寧愿退隱于二頃之地,不再依靠外在的榮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陸游對于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詩中的年少人并不了解廢興,只是向往那些能夠在風云變幻中展翅高飛的鯤鵬。然而,隨著成長和經歷的積累,詩人逐漸認識到貪求和攀登的局限性,痛苦之后才明白乞求斗爭的機會。他意識到內心的清澈和超脫,與世俗的淺薄相比,更加珍貴。最終,詩人選擇放下官位,享受身心的自由,寧愿退隱于平凡的生活中,不再依靠外在的榮耀。
賞析:
《自訟》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展現了詩人陸游的成長和轉變。詩中的年少人向往廢興和風云變幻的鯤鵬,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認識到貪求和攀登的局限性,痛苦之后才明白乞求斗爭的機會。詩人通過對內心的反思,發現靈魂的府邸已經能夠清澈如水,與世俗的淺薄相比更加珍貴。最終,詩人選擇放下官位,追求身心的自由,寧愿退隱于平凡的生活中,不再依靠外在的榮耀。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內心追求和人生價值的思考,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的境界和對自由的向往。
“掛冠且喜身蕭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sòng
自訟
nián shào níng zhī dào fèi xìng, bó fēng biàn huà xiàn kūn péng.
年少寧知道廢興,搏風變化羨鯤鵬。
tān qiú dàn yù pān fēn cùn, tòng dìng fāng cán qǐ dòu shēng.
貪求但欲攀分寸,痛定方慚乞斗升。
líng fǔ yǐ néng chéng shì shuǐ, sú lǜ gèng jué báo yú sēng.
靈府已能澄似水,俗綠更覺薄于僧。
guà guān qiě xǐ shēn xiāo sàn, èr qǐng níng xū tuì kě píng.
掛冠且喜身蕭散,二頃寧須退可憑。
“掛冠且喜身蕭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