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常由逆境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步步常由逆境行”全詩
磨礱久已盡芒角,烹煮豈容重發生。
死到面前猶覺小,事於身外孰非輕。
出門不必名山去,但見風煙已眼明。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逆境》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逆境》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對造物主意愿的理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步步常由逆境行,
極知造物欲其成。
磨礱久已盡芒角,
烹煮豈容重發生。
死到面前猶覺小,
事於身外孰非輕。
出門不必名山去,
但見風煙已眼明。
詩意:
這首詩詞以逆境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堅持前行的決心和對造物主意愿的理解。作者認為,只有通過經歷逆境的磨礪,才能使人的芒角盡去,使人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作者認為逆境雖然嚴峻,但面對死亡時,逆境顯得微不足道,而世間的瑣事對于個人來說又算得了什么呢?作者認為,不必遠赴名山,只要心境開闊,就能從身邊的風景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逆境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逆境的磨礪,作者認為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造物主的意愿,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作者以“步步常由逆境行”來形容人們在人生道路上不斷面對逆境并堅持前行。詩中的“磨礱久已盡芒角”表達了經歷逆境后人們的成熟和堅韌。作者通過對逆境的思考,認為逆境并不可怕,面對死亡時逆境顯得微不足道,而個人的瑣事又算得了什么呢?最后,作者提出了“出門不必名山去,但見風煙已眼明”的觀點,認為只要心境開闊,就能從身邊的風景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逆境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步步常由逆境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ì jìng
逆境
bù bù cháng yóu nì jìng xíng, jí zhī zào wù yù qí chéng.
步步常由逆境行,極知造物欲其成。
mó lóng jiǔ yǐ jǐn máng jiǎo, pēng zhǔ qǐ róng zhòng fā shēng.
磨礱久已盡芒角,烹煮豈容重發生。
sǐ dào miàn qián yóu jué xiǎo, shì yú shēn wài shú fēi qīng.
死到面前猶覺小,事於身外孰非輕。
chū mén bù bì míng shān qù, dàn jiàn fēng yān yǐ yǎn míng.
出門不必名山去,但見風煙已眼明。
“步步常由逆境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