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病傷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晚病傷心”全詩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
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病馬》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馬
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
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中文譯文:
你我乘坐在這匹馬上已經很久了,天寒地凍關卡艱險。
在塵土飛揚之中,我慢慢磨礪出自己的力量,歲末年終時卻感到了心靈上的疲憊。
這匹病馬和其他的馬有什么不同呢?依然服從訓練,還留著一絲馴服的心思。
小小的生命微不足道,但蘊藏的意義卻是深遠的,我感動之情不禁內心一陣沉思。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他以悲天傷時的寫作風格聞名,而《病馬》正是體現了他悲壯的詩風。
詩中以一匹病馬為象征,表達了人生的艱辛和痛苦。作者的“你我”指的是自己和馬,暗示了他和這匹病馬一起度過了許多困苦的時光。描繪了冬日寒冷、關卡險峻的環境,加之作者的努力和頑強,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困境中的奮斗和堅持。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這匹病馬與其他馬的不同之處。盡管病馬身體虛弱,但依然堅持服從訓練,保持良好的品性。作者認為這種馴良的品性是值得贊賞的,也暗示了生活中的人,即使身體虛弱也應該保持良好的品德。
最后一句“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表達了作者對這匹病馬的感動和思考。他深思熟慮地寫出了這首詩,凝練的詞語和純粹的意境傳達了作者對生活中的困難及困境中的奮斗精神的理解。
通過《病馬》,杜甫以寥寥數語描繪了生活中的困境和努力的精神,表達了他對堅持和奮斗的贊美。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從中體會到正視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的重要性,并且在其中找到鼓勵和力量。
“歲晚病傷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mǎ
病馬
chéng ěr yì yǐ jiǔ, tiān hán guān sài shēn.
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
chén zhōng lǎo jìn lì, suì wǎn bìng shāng xīn.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máo gǔ qǐ shū zhòng, xún liáng yóu zhì jīn.
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
wù wēi yì bù qiǎn, gǎn dòng yī chén yín.
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歲晚病傷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