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雖甚疏情有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跡雖甚疏情有余”全詩
忽逢溪鵲昔未識,言語惺憁羽毛好。
異哉馴狎若可呼,跡雖甚疏情有余。
上穿蒼煙立高樹,下踏白石窺游魚。
老夫日日溪頭行,見此不妨雙眼明。
定交物外從今始,豈獨沙鷗可與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項里溪上見珍禽日溪鵲相隨數十步不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項里溪上見珍禽日溪鵲相隨數十步不去》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涉溪來過東溪老,
斷枝槁葉紛如掃。
忽逢溪鵲昔未識,
言語惺憁羽毛好。
異哉馴狎若可呼,
跡雖甚疏情有余。
上穿蒼煙立高樹,
下踏白石窺游魚。
老夫日日溪頭行,
見此不妨雙眼明。
定交物外從今始,
豈獨沙鷗可與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在項里溪上遇見珍禽溪鵲的情景。詩人來到東溪老,溪水中漂浮著斷枝枯葉,猶如被掃落的一片。突然間,他遇見了從前未曾見過的溪鵲,它的言語聰慧,羽毛美麗。這種親近的感覺令人驚異,仿佛可以召喚它回應。盡管溪鵲的蹤跡很稀少,但情感卻超越了表面的疏離。詩人站在高樹上,穿越蒼煙,俯瞰著游動的魚兒。他日復一日地在溪頭行走,遇見這樣的景象,他的雙眼變得更加明亮。從今以后,他決定與這些珍禽建立深厚的友誼,不僅僅是與沙鷗一同結盟。
賞析:
這首詩詞以溪水和珍禽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情感體驗,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人通過描述溪水中的斷枝槁葉和溪鵲的美麗,展現了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贊美之情。他對溪鵲的親近感和情感的表達,表明了他對友誼的渴望和珍視。詩人站在高樹上,俯瞰游動的魚兒,展示了他對自然景觀的欣賞和對生命的敬畏。最后,詩人決定與這些珍禽建立深厚的友誼,不僅僅是與沙鷗一同結盟,這表明他對友情的重視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陸游對自然和友誼的獨特感悟,給人以清新自然的美感。
“跡雖甚疏情有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ng lǐ xī shàng jiàn zhēn qín rì xī què xiāng suí shù shí bù bù qù
項里溪上見珍禽日溪鵲相隨數十步不去
shè xī lái guò dōng xī lǎo, duàn zhī gǎo yè fēn rú sǎo.
涉溪來過東溪老,斷枝槁葉紛如掃。
hū féng xī què xī wèi shí, yán yǔ xīng còng yǔ máo hǎo.
忽逢溪鵲昔未識,言語惺憁羽毛好。
yì zāi xún xiá ruò kě hū, jī suī shén shū qíng yǒu yú.
異哉馴狎若可呼,跡雖甚疏情有余。
shàng chuān cāng yān lì gāo shù, xià tà bái shí kuī yóu yú.
上穿蒼煙立高樹,下踏白石窺游魚。
lǎo fū rì rì xī tóu xíng, jiàn cǐ bù fáng shuāng yǎn míng.
老夫日日溪頭行,見此不妨雙眼明。
dìng jiāo wù wài cóng jīn shǐ, qǐ dú shā ōu kě yǔ méng.
定交物外從今始,豈獨沙鷗可與盟。
“跡雖甚疏情有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