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此恨故相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間此恨故相似”全詩
嗚嗚乍低忽更起,嫋嫋欲斷還微縈。
初隨缺月墮煙浦,已和殘角吹江城。
悲傷似擊漸離筑,忠憤如撫桓伊箏。
放臣萬里憂國淚,戍客白首懷鄉情。
峽猿失侶方獨宿,沙雁垂翅猶遐征。
巴巫竹枝短亭晚,瀟湘欸乃孤舟橫。
世間此恨故相似,使我百感何由平!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夜聞湖中漁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聞湖中漁歌》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晚夢回時,一盞燈光昏暗又明亮,我躺在床上聽到湖上傳來的漁歌聲。漁歌聲起伏不定,時而低沉,忽然又高亢起來,曲調婉轉而微妙。初時,我隨著殘缺的月亮沉入煙波之中,后來又隨著吹奏殘角的聲音回到江城。這種悲傷之情如同擊打著離別的筑琴,而忠誠之憤如同撫摸著桓伊箏。我作為一個放逐的臣子,憂國憂民的淚水流了萬里,而作為一位駐守邊塞的戍客,白發已經懷揣著鄉愁。峽谷中的猿猴失去了伴侶,孤獨地宿在那里,而沙地上的雁鳥垂下翅膀,仍然遠離著家鄉。巴山和巫山的竹枝在晚上變得短小,瀟湘江上的孤舟橫渡。世間的痛苦和悲傷都是如此相似,讓我感到百感交集,無法平靜。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聽到湖中漁歌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憂愁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燈光、漁歌、月亮、殘角、筑琴、桓伊箏等,使詩詞充滿了音樂感和畫面感。作者通過自身的境遇,將個人的痛苦與世間的痛苦相結合,表達了對國家和家鄉的憂慮和思念之情,展現了他作為一個放逐的臣子和駐守邊塞的戍客所面臨的困境和內心的掙扎。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世間此恨故相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wén hú zhōng yú gē
夜聞湖中漁歌
mèng huí yī dēng yì fù míng, wò wén hú shàng yú gē shēng.
夢回一燈翳復明,臥聞湖上漁歌聲。
wū wū zhà dī hū gèng qǐ, niǎo niǎo yù duàn hái wēi yíng.
嗚嗚乍低忽更起,嫋嫋欲斷還微縈。
chū suí quē yuè duò yān pǔ, yǐ hé cán jiǎo chuī jiāng chéng.
初隨缺月墮煙浦,已和殘角吹江城。
bēi shāng shì jī jiàn lí zhù, zhōng fèn rú fǔ huán yī zhēng.
悲傷似擊漸離筑,忠憤如撫桓伊箏。
fàng chén wàn lǐ yōu guó lèi, shù kè bái shǒu huái xiāng qíng.
放臣萬里憂國淚,戍客白首懷鄉情。
xiá yuán shī lǚ fāng dú sù, shā yàn chuí chì yóu xiá zhēng.
峽猿失侶方獨宿,沙雁垂翅猶遐征。
bā wū zhú zhī duǎn tíng wǎn, xiāo xiāng ǎi nǎi gū zhōu héng.
巴巫竹枝短亭晚,瀟湘欸乃孤舟橫。
shì jiān cǐ hèn gù xiāng sì, shǐ wǒ bǎi gǎn hé yóu píng!
世間此恨故相似,使我百感何由平!
“世間此恨故相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