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書靜不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音書靜不來”全詩
神交作賦客,力盡望鄉臺。
衰疾江邊臥,親朋日暮回。
白鷗元水宿,何事有馀哀。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云山》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云山》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身處京洛之外的云山之中,遠離音信的寂靜環境。他是一個孤獨的賦客,寫作的力量已經耗盡。他因為疾病的衰弱而躺在江邊,望著家鄉的山臺。當夕陽西下,親朋好友都回來看望他時,他卻是虛弱不堪。白鷗在水面上安靜地宿夜,與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自問這一切有何意義,難免感到悲傷和孤獨。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孤獨、疾病和遠離家鄉的苦悶心境。通過對比白鷗與詩人的境遇,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悲涼。詩人的孤寂感和思鄉情感在詩中凸顯,折射出了一個辛酸、受苦的賦客的形象。
該詩表達了杜甫當時流亡生活中的痛苦和無助。同時,通過對大自然的描繪,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具有悲愴氣氛的佳作。
“音書靜不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n shān
云山
jīng luò yún shān wài, yīn shū jìng bù lái.
京洛云山外,音書靜不來。
shén jiāo zuò fù kè, lì jìn wàng xiāng tái.
神交作賦客,力盡望鄉臺。
shuāi jí jiāng biān wò, qīn péng rì mù huí.
衰疾江邊臥,親朋日暮回。
bái ōu yuán shuǐ sù, hé shì yǒu yú āi.
白鷗元水宿,何事有馀哀。
“音書靜不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