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常無沽酒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垂老常無沽酒資”全詩
破屋頹垣吾已矣,大冠長劍汝為誰?郵亭歷歷關河遠,鬢發蕭蕭歲月移。
殘暑不禁隨手過,東籬又近菊花時。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初秋自述》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秋自述》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初秋時節的心境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平生偶有愛山僻,
垂老常無沽酒資。
破屋頹垣吾已矣,
大冠長劍汝為誰?
郵亭歷歷關河遠,
鬢發蕭蕭歲月移。
殘暑不禁隨手過,
東籬又近菊花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作者陸游對自然和歲月流轉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詩的開頭兩句“平生偶有愛山僻,垂老常無沽酒資。”表達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喜愛,但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卻常常無法享受到美酒的樂趣。這種對山水和美酒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內心對自由和享受的向往。
接著,詩中的“破屋頹垣吾已矣,大冠長劍汝為誰?”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老時身體和精神狀態的感慨。破舊的房屋和頹垣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而大冠長劍則代表了年輕時的豪情壯志。作者在問道:“大冠長劍汝為誰?”意味著他對年輕時的豪情壯志的懷念和對自己的追問。
接下來的兩句“郵亭歷歷關河遠,鬢發蕭蕭歲月移。”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感慨。郵亭、關河等地名象征著遠方和旅途,而鬢發的蕭蕭聲音則象征著歲月的流逝。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無情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最后兩句“殘暑不禁隨手過,東籬又近菊花時。”則表達了作者對初秋時節的感受。殘暑的消退和東籬上菊花的盛開,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輪回。這種對季節變化的觀察和感受,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歲月流轉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豪情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描寫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
“垂老常無沽酒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qiū zì shù
初秋自述
píng shēng ǒu yǒu ài shān pì, chuí lǎo cháng wú gū jiǔ zī.
平生偶有愛山僻,垂老常無沽酒資。
pò wū tuí yuán wú yǐ yǐ, dà guān cháng jiàn rǔ wèi shuí? yóu tíng lì lì guān hé yuǎn, bìn fà xiāo xiāo suì yuè yí.
破屋頹垣吾已矣,大冠長劍汝為誰?郵亭歷歷關河遠,鬢發蕭蕭歲月移。
cán shǔ bù jīn suí shǒu guò, dōng lí yòu jìn jú huā shí.
殘暑不禁隨手過,東籬又近菊花時。
“垂老常無沽酒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