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日之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象日之明”全詩
萬邦咸慶,百谷用成。
於穆圣祖,祗薦鴻名。
祀于廟社,陳其犧牲。
進旅退旅,皇武之形。
一倡三嘆,朱弦之聲。
以妥以侑,既和且平。
至誠潛達,介福攸寧。
《郊廟歌辭·周宗廟樂舞辭·肅雍舞》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廟歌辭·周宗廟樂舞辭·肅雍舞》是唐代的一首詩詞,作者佚名。這首詩描繪了周朝肅穆莊嚴的宗廟祭祀場景,表達了對周朝文明繁榮和社稷安康的祈愿。
詩詞以周朝的道德興盛為主題,比喻如同太陽光明照耀大地一樣,周朝的道德倫理規范在萬邦中普遍受到崇敬,百谷豐收。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虔誠地祭祀周朝的圣祖,以表達對他們辛勤努力的崇敬之情。祭祀儀式莊嚴肅穆,祭品擺放整齊,進退行禮的儀容嚴肅莊重,展現了皇帝武功顯赫的形象。樂舞聲中,歌者以悠揚的歌聲和朱弦的琴音,表達了對周朝的贊美和感恩之情。人們以敬畏之心,保持和諧平衡的姿態,祈求至誠的心靈和福祉的安寧。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周朝宗廟祭祀的場景,表達了對周朝盛世的贊美和對社稷安康的祈愿。詩人運用肅穆莊重的場景描寫和辭章華麗的表達方式,展示了周朝文明的輝煌和社會秩序的安定。同時,詩詞也傳遞出一種至誠虔敬的態度,將個人的福祉與國家的繁榮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道德倫理的追求和社會和諧的愿景。
這首詩詞以其華麗的辭章和深邃的內涵,展現了唐代文人對周朝盛世的渴望和對社稷安寧的祈愿。它既是對古代文明的致敬,也是對當時社會的寄托和期望。通過讀誦這首詩詞,人們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深沉的哲學思考,同時也能夠體味到作者對社會和諧與進步的追求。
“象日之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miào gē cí zhōu zōng miào yuè wǔ cí sù yōng wǔ
郊廟歌辭·周宗廟樂舞辭·肅雍舞
zhōu dào zài xìng, xiàng rì zhī míng.
周道載興,象日之明。
wàn bāng xián qìng, bǎi gǔ yòng chéng.
萬邦咸慶,百谷用成。
yú mù shèng zǔ, zhī jiàn hóng míng.
於穆圣祖,祗薦鴻名。
sì yú miào shè, chén qí xī shēng.
祀于廟社,陳其犧牲。
jìn lǚ tuì lǚ, huáng wǔ zhī xíng.
進旅退旅,皇武之形。
yī chàng sān tàn, zhū xián zhī shēng.
一倡三嘆,朱弦之聲。
yǐ tuǒ yǐ yòu, jì hé qiě píng.
以妥以侑,既和且平。
zhì chéng qián dá, jiè fú yōu níng.
至誠潛達,介福攸寧。
“象日之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