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無牲牢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無牲牢盛”全詩
饑鴉集街樹,老巫立廟門。
雖無牲牢盛,古禮亦略存。
醉歸懷余肉,沾遺偏諸孫。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社肉》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社肉》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社日取社豬,
燔炙香滿村。
饑鴉集街樹,
老巫立廟門。
雖無牲牢盛,
古禮亦略存。
醉歸懷余肉,
沾遺偏諸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農村社日的場景。社日是古代農村中的一種祭祀活動,人們會在這一天宰殺豬作為祭品。詩中描述了社日時豬肉的香氣彌漫整個村莊,饑餓的烏鴉聚集在街上的樹上,老巫師站在廟門前。盡管沒有豪華的祭祀儀式,但古老的禮儀仍然保留著。最后,詩人醉酒歸來,懷抱著剩下的豬肉,沾滿了食物的余香,分享給了自己的孫子們。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社日的場景,展現了農村生活的一幅畫面。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社日的氛圍和細節生動地展現出來。詩中的社豬、燔炙香滿村、饑鴉集街樹等形象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社日的喜慶和熱鬧。同時,詩人通過老巫立廟門的描寫,展示了古老的宗教儀式在農村中的傳承和重要性。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家庭和傳統的珍視。詩人醉歸懷余肉,將剩下的豬肉帶回家中,沾滿了食物的余香,分享給了自己的孫子們。這種家庭的溫暖和傳統的延續,體現了詩人對家庭價值和傳統文化的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日場景的描繪,展示了農村生活的喜慶和傳統的延續。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家庭和傳統的珍視,給人以溫暖和感動的感覺。
“雖無牲牢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è ròu
社肉
shè rì qǔ shè zhū, fán zhì xiāng mǎn cūn.
社日取社豬,燔炙香滿村。
jī yā jí jiē shù, lǎo wū lì miào mén.
饑鴉集街樹,老巫立廟門。
suī wú shēng láo shèng, gǔ lǐ yì lüè cún.
雖無牲牢盛,古禮亦略存。
zuì guī huái yú ròu, zhān yí piān zhū sūn.
醉歸懷余肉,沾遺偏諸孫。
“雖無牲牢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