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殊畏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來殊畏冷”全詩
眾星歛欲盡,一鏡獨徐行。
重露滴松鬣,高風吹鶴聲。
老來殊畏冷,不盡倚闌情。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十月十五夜對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月十五夜對月》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十五夜,陸游在這個夜晚對著明亮的月亮吟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離海月盈丈,寒光萬里明。
眾星歛欲盡,一鏡獨徐行。
重露滴松鬣,高風吹鶴聲。
老來殊畏冷,不盡倚闌情。
詩意:
這首詩以十五夜的月亮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內心的感受。詩人描述了月亮的明亮和寒冷,以及星星逐漸消失的景象。他還描繪了重露滴落在松樹的枝葉上,高風吹拂著鶴的叫聲。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年老時對寒冷的畏懼,但他仍然倚在欄桿上,懷著深深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運用了富有意象的詞語,如“離海月盈丈”和“寒光萬里明”,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月亮的明亮和寒冷。他還通過描繪星星逐漸消失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詩中的重露滴落和高風吹拂,增加了詩意的層次和畫面感。最后,詩人通過表達自己年老時對寒冷的畏懼,展示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這首詩詞以其簡潔而深刻的描寫方式,展示了陸游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對生命的思考。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同時也能夠引發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歲月的感慨。
“老來殊畏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uè shí wǔ yè duì yuè
十月十五夜對月
lí hǎi yuè yíng zhàng, hán guāng wàn lǐ míng.
離海月盈丈,寒光萬里明。
zhòng xīng hān yù jǐn, yī jìng dú xú xíng.
眾星歛欲盡,一鏡獨徐行。
zhòng lù dī sōng liè, gāo fēng chuī hè shēng.
重露滴松鬣,高風吹鶴聲。
lǎo lái shū wèi lěng, bù jìn yǐ lán qíng.
老來殊畏冷,不盡倚闌情。
“老來殊畏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