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雒當時未易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汴雒當時未易同”全詩
廣陌有風麈不起,長河無凍水常通。
樓臺飛舞祥煙外,鼓笛喧呼明月中。
六十年間幾來往,都人誰解記衰翁?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武林》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武林》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武林宮的景象,表達了歲月更迭中的變化和人事的無常。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皇輿久駐武林宮,
汴雒當時未易同。
廣陌有風麈不起,
長河無凍水常通。
樓臺飛舞祥煙外,
鼓笛喧呼明月中。
六十年間幾來往,
都人誰解記衰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武林宮為背景,通過描繪宮殿、風景和人物的變化,表達了歲月流轉中的無常和人事的消逝。
首先,詩中提到了皇輿長時間停留在武林宮,暗示了時光的流逝。接著,詩人提到了汴雒(指汴京和洛陽)當時的景象未曾改變,暗示了歲月的變遷對于某些地方的影響較小。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廣陌上的風無法吹起麈(一種動物的皮毛),長河的水也從未結冰,表達了歲月的流轉中一些事物的恒定和不變。
然后,詩人描繪了樓臺飛舞的祥煙和鼓笛喧囂的場景,這些景象象征著繁華和喧囂。明月則寓意著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最后兩句表達了六十年間的往來和人們對于歲月流逝的感慨,詩人問道,都市中的人們誰能理解記憶中的衰老之人。
整首詩通過對武林宮景象的描繪,以及對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的感慨和對于人生無常的思考。
“汴雒當時未易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lín
武林
huáng yú jiǔ zhù wǔ lín gōng, biàn luò dāng shí wèi yì tóng.
皇輿久駐武林宮,汴雒當時未易同。
guǎng mò yǒu fēng zhǔ bù qǐ, cháng hé wú dòng shuǐ cháng tōng.
廣陌有風麈不起,長河無凍水常通。
lóu tái fēi wǔ xiáng yān wài, gǔ dí xuān hū míng yuè zhōng.
樓臺飛舞祥煙外,鼓笛喧呼明月中。
liù shí nián jiān jǐ lái wǎng, dōu rén shuí jiě jì shuāi wēng?
六十年間幾來往,都人誰解記衰翁?
“汴雒當時未易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