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龍池草茫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摩訶龍池草茫茫”全詩
宮殿犁盡余繚墻,南風遠吹禾黍香。
草間白骨橫秋霜,何由喚起釂一觴?癡人走死聲利場,我獨感此惜流光。
蘋花開時風榭涼,美人縹緲如鸞翔。
堯年舜日樂未央,非子之故為誰狂?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夜宴即席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宴即席作》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宣華輦路牧牛羊,
摩訶龍池草茫茫。
宮殿犁盡余繚墻,
南風遠吹禾黍香。
草間白骨橫秋霜,
何由喚起釂一觴?
癡人走死聲利場,
我獨感此惜流光。
蘋花開時風榭涼,
美人縹緲如鸞翔。
堯年舜日樂未央,
非子之故為誰狂?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宣華輦路放牧牛羊,
摩訶龍池的草茫茫。
宮殿犁過,余下繚繞的墻,
南風遠吹禾黍的香。
草地上有白骨橫陳,秋霜覆蓋,
如何能喚起一杯酒?
癡人在走向死亡的聲利場,
只有我感嘆這流逝的光陰。
蘋花開放時,風吹過涼爽的亭子,
美人如仙鸞般飄渺飛翔。
堯時舜日的歡樂未曾終結,
為了誰的緣故,你如此狂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宴會場景,以及詩人對人生和時光流逝的思考。
詩的開頭,牛羊在宣華輦路上放牧,摩訶龍池的草地一片茫茫。宮殿已經犁過,只剩下繚繞的墻,南風吹來禾黍的香氣。這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展現了宴會的場景和氛圍。
接下來,詩人用"草間白骨橫秋霜"的形象描繪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他感嘆自己如何能在這樣的環境中享受宴會,而其他人卻毫不在意。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蘋花開放時的涼爽和美人飄渺的形象,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逝去時光的珍惜。他提到堯時舜日的歡樂未曾終結,暗示了對過去偉大時代的懷念和對現實的不滿。
整首詩詞通過對宴會場景的描繪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時光的矛盾感受,以及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現實的不滿。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歷史時代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思索。
“摩訶龍池草茫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àn jí xí zuò
夜宴即席作
xuān huá niǎn lù mù niú yáng, mó hē lóng chí cǎo máng máng.
宣華輦路牧牛羊,摩訶龍池草茫茫。
gōng diàn lí jǐn yú liáo qiáng, nán fēng yuǎn chuī hé shǔ xiāng.
宮殿犁盡余繚墻,南風遠吹禾黍香。
cǎo jiān bái gǔ héng qiū shuāng, hé yóu huàn qǐ jiào yī shāng? chī rén zǒu sǐ shēng lì chǎng, wǒ dú gǎn cǐ xī liú guāng.
草間白骨橫秋霜,何由喚起釂一觴?癡人走死聲利場,我獨感此惜流光。
píng huā kāi shí fēng xiè liáng, měi rén piāo miǎo rú luán xiáng.
蘋花開時風榭涼,美人縹緲如鸞翔。
yáo nián shùn rì lè wèi yāng, fēi zi zhī gù wèi shuí kuáng?
堯年舜日樂未央,非子之故為誰狂?
“摩訶龍池草茫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