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看絕島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貪看絕島孤”全詩
寒天留遠客,碧海掛新圖。
雖對連山好,貪看絕島孤。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壺。
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云。
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此生隨萬物,何路出塵氛。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壓床。
野橋分子細,沙岸繞微茫。
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
浮查并坐得,仙老暫相將。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是杜甫的一首詩,描繪了觀賞李固請司馬弟所畫山水圖的情景。這幅畫所呈現的景象讓杜甫觸發了深深的思考和回憶。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簡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爐。
低矮的屋舍,擺放著竹制的床和火爐。
寒天留遠客,碧海掛新圖。
寒冷的天氣迎來了遠方的客人,宛如碧海上掛著的新畫。
雖對連山好,貪看絕島孤。
雖然面對著山山水水很美,但卻更貪戀那個孤立的島嶼。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壺。
仙界的眾多仙子們并不擔憂思念之情,宛如緩緩下降到了人間的蓬蒿之中。
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云。
方廡的圍墻緊緊圍住了水景,而天臺上則常常有云霧繚繞。
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這世間常常見到各種各樣的畫作,但杜甫卻感到年老之后再也不能親身去領略了。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范蠡的船只顯得有點狹小,而王喬的仙鶴則與眾不同。
此生隨萬物,何路出塵氛。
這一生隨著萬物的流轉,又該如何走出塵世的苦氣呢?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壓床。
大浪激蕩著,仿佛要把屋子淹沒,崖壁似乎也想要壓垮床鋪。
野橋分子細,沙岸繞微茫。
野地拱起的小橋分割得很細,沙灘繞著微弱的光芒。
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
紅色的珊瑚沉浸不久就會凋謝,而青薜荔則長勢旺盛。
浮查并坐得,仙老暫相將。
浮圖上的人物并坐一起,仿佛仙者們暫時同聚一堂。
這首詩以觀賞畫作為題材,運用了豐富的形象描寫和比喻,體現了杜甫敏銳的觀察力和深沉的感慨。他通過描繪畫作中的山水景色,表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理解和對于人生的思考。詩中不僅有杜甫對于畫作中景色的賞析,還通過比擬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對于人生境遇和追求的思考。整首詩以“山水圖”為線索,通過描繪畫作中的景色和其中蘊含的意味,既展現了杜甫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贊嘆,又體現了他
“貪看絕島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lǐ gù qǐng sī mǎ dì shān shuǐ tú sān shǒu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
jiǎn yì gāo rén yì, kuāng chuáng zhú huǒ lú.
簡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爐。
hán tiān liú yuǎn kè, bì hǎi guà xīn tú.
寒天留遠客,碧海掛新圖。
suī duì lián shān hǎo, tān kàn jué dǎo gū.
雖對連山好,貪看絕島孤。
qún xiān bù chóu sī, rǎn rǎn xià péng hú.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壺。
fāng zhàng hún lián shuǐ, tiān tāi zǒng yìng yún.
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云。
rén jiān zhǎng jiàn huà, lǎo qù hèn kōng wén.
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fàn lǐ zhōu piān xiǎo, wáng qiáo hè bù qún.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cǐ shēng suí wàn wù, hé lù chū chén fēn.
此生隨萬物,何路出塵氛。
gāo làng chuí fān wū, bēng yá yù yā chuáng.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壓床。
yě qiáo fèn zǐ xì, shā àn rào wēi máng.
野橋分子細,沙岸繞微茫。
hóng jìn shān hú duǎn, qīng xuán bì lì zhǎng.
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
fú chá bìng zuò dé, xiān lǎo zàn xiāng jiāng.
浮查并坐得,仙老暫相將。
“貪看絕島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