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我知何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我知何幸”全詩
麤有芋魁豆,并忘熊掌魚。
先生飯不足,賢者食無余。
老我知何幸,晨盤厭美蔬。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對食書媿》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食書媿》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連年寬水旱,天若相懸車。
麤有芋魁豆,并忘熊掌魚。
先生飯不足,賢者食無余。
老我知何幸,晨盤厭美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食物匱乏的感受以及對社會不公的思考。陸游通過描述連年的水旱災害,暗示了人們生活的艱辛和困苦。他用天空懸掛著的車輛來比喻天災人禍,形容了社會的不穩定和動蕩。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提到了一些食物,如芋魁豆和熊掌魚,這些都是珍貴的食材,暗示了人們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先生們的飯菜不夠吃,而賢者們卻有過剩的食物,這種社會的不公正讓作者感到憤慨。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早餐盤上美味蔬菜的厭倦,這也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不滿和無奈。
賞析:
《對食書媿》通過對食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生活困苦的思考和不滿。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食物的稀缺和珍貴,以及社會階層的差異,突出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平的批判。詩詞中的意象生動,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生活的痛苦感受,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老我知何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shí shū kuì
對食書媿
lián nián kuān shuǐ hàn, tiān ruò xiāng xuán chē.
連年寬水旱,天若相懸車。
cū yǒu yù kuí dòu, bìng wàng xióng zhǎng yú.
麤有芋魁豆,并忘熊掌魚。
xiān shēng fàn bù zú, xián zhě shí wú yú.
先生飯不足,賢者食無余。
lǎo wǒ zhī hé xìng, chén pán yàn měi shū.
老我知何幸,晨盤厭美蔬。
“老我知何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