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已衰寧識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馬已衰寧識路”全詩
檐消積雪時聞滴,衣覆殘爐剩得香。
老馬已衰寧識路?寒龜未死且搘床。
柴荊終日無來客,賴有陶詩伴日長。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二月一日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月一日作》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二月初一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生活的感慨。
狼藉梅花委道傍,山櫻已復占年光。
這兩句描述了梅花凋零的景象,梅花凌亂地散落在路旁,而山櫻花已經盛開,占據了新的一年的光景。
檐消積雪時聞滴,衣覆殘爐剩得香。
這兩句描繪了冬天的景象,屋檐上的積雪融化時滴水的聲音,作者的衣服上覆蓋著殘留的火爐的余香。
老馬已衰寧識路?寒龜未死且搘床。
這兩句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衰老。老馬已經年老體衰,不再認識回家的路,而寒龜雖然還未死去,但已經需要用枕頭支撐著床。
柴荊終日無來客,賴有陶詩伴日長。
這兩句描述了作者的生活狀態。柴荊指的是荊州(今湖北荊州),意味著作者的家鄉,但他卻整日無人來訪。然而,他感激地說,幸好有陶淵明的詩作陪伴他度過漫長的日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瑣事,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生活的感慨。作者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詩歌的熱愛和依賴。整首詩詞給人以淡泊、寂寥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對生活的堅守和對詩歌的追求。
“老馬已衰寧識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yuè yī rì zuò
二月一日作
láng jí méi huā wěi dào bàng, shān yīng yǐ fù zhàn nián guāng.
狼藉梅花委道傍,山櫻已復占年光。
yán xiāo jī xuě shí wén dī, yī fù cán lú shèng dé xiāng.
檐消積雪時聞滴,衣覆殘爐剩得香。
lǎo mǎ yǐ shuāi níng shí lù? hán guī wèi sǐ qiě zhī chuáng.
老馬已衰寧識路?寒龜未死且搘床。
chái jīng zhōng rì wú lái kè, lài yǒu táo shī bàn rì zhǎng.
柴荊終日無來客,賴有陶詩伴日長。
“老馬已衰寧識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