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常寄夢魂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今常寄夢魂間”全詩
罪大初聞收郡印,恩寬俄許領家山。
羈鴻但自思煙渚,病驥寧容著帝閑。
回首觚棱渺何處,從今常寄夢魂間。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蒙恩奉祠桐柏》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蒙恩奉祠桐柏》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年曾綴紫宸班,
晚落危途九折艱。
罪大初聞收郡印,
恩寬俄許領家山。
羈鴻但自思煙渚,
病驥寧容著帝閑。
回首觚棱渺何處,
從今常寄夢魂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自己經歷的反思和感慨。詩人在年少時曾經有過官職,但后來卻陷入了困境和艱難之中。然而,他的罪行雖然嚴重,但初次聽聞時卻被赦免,收回了官印。他感激地領到了家鄉的山川。在遠離塵囂的地方,他的思緒自由地飄蕩,病弱的馬也能夠安享寧靜。回首過去,曾經的榮華富貴如今已經渺茫不可及,從此他將常常寄托自己的夢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起伏和命運變遷的思考。詩人通過自己的經歷,描繪了一個少年曾經輝煌的過去,以及晚年時的頹廢和追憶。詩中的"紫宸班"指的是官職,"危途九折艱"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艱辛和困難。"收郡印"表示詩人被免去官職,而"領家山"則表達了回歸故鄉的喜悅和安寧。
詩人通過"羈鴻"和"病驥"這兩個形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自由和寧靜。"羈鴻"指的是被羈絆的雁,而"病驥"則象征著病弱的馬。這兩個形象與"思煙渚"和"著帝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調了詩人追求自由和寧靜的心態。
最后兩句"回首觚棱渺何處,從今常寄夢魂間"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許。"觚棱"指的是古代的酒器,"渺何處"則表示過去的輝煌已經消逝不見。詩人將自己的希望和憧憬寄托在夢境之中,表達了對未來的向往和對人生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起伏和命運變遷的思考,以及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
“從今常寄夢魂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ng ēn fèng cí tóng bǎi
蒙恩奉祠桐柏
shào nián céng zhuì zǐ chén bān, wǎn luò wēi tú jiǔ zhé jiān.
少年曾綴紫宸班,晚落危途九折艱。
zuì dà chū wén shōu jùn yìn, ēn kuān é xǔ lǐng jiā shān.
罪大初聞收郡印,恩寬俄許領家山。
jī hóng dàn zì sī yān zhǔ, bìng jì níng róng zhe dì xián.
羈鴻但自思煙渚,病驥寧容著帝閑。
huí shǒu gū léng miǎo hé chǔ, cóng jīn cháng jì mèng hún jiān.
回首觚棱渺何處,從今常寄夢魂間。
“從今常寄夢魂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