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知云散各天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知云散各天涯”全詩
長亭結束秋將晚,別酒凄涼日易斜。
我坐耄年艱就養,汝非仰祿肯離家?游山尚有平生意,試為閑尋一鹿車。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送子坦赴鹽官縣市征》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子坦赴鹽官縣市征》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父子團欒笑語嘩,
豈知云散各天涯。
長亭結束秋將晚,
別酒凄涼日易斜。
我坐耄年艱就養,
汝非仰祿肯離家?
游山尚有平生意,
試為閑尋一鹿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送別兒子坦赴鹽官縣市征途的情景。父子之間歡聲笑語,卻不知道將來會分散在各個天涯。長亭即將結束,秋天將近傍晚,離別的酒宴變得凄涼,太陽的光線也斜射下來。陸游坐在家中,年事已高,艱難地照料自己,而兒子卻不愿離開家庭依靠官職。陸游仍然有游山的心愿,希望能找到一輛鹿車,隨意地游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陸游對兒子離家追求官職的思考和自己對自由的向往。父子之間的歡聲笑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離別的悲涼。長亭結束的描寫,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不可避免。詩中的別酒凄涼和日易斜,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時光的流逝。陸游坐在家中,耄耋之年,艱難地照料自己,表現出他對兒子的牽掛和對家庭的責任感。而兒子則因為追求官職而不愿離家,這種沖突也體現了時代背景下的家庭關系和價值觀的沖突。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自由的向往,希望能夠隨意地游山,尋找內心的平靜和滿足。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離別、家庭、責任和自由等主題,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豈知云散各天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i tǎn fù yán guān xiàn shì zhēng
送子坦赴鹽官縣市征
fù zǐ tuán luán xiào yǔ huā, qǐ zhī yún sàn gè tiān yá.
父子團欒笑語嘩,豈知云散各天涯。
cháng tíng jié shù qiū jiāng wǎn, bié jiǔ qī liáng rì yì xié.
長亭結束秋將晚,別酒凄涼日易斜。
wǒ zuò mào nián jiān jiù yǎng, rǔ fēi yǎng lù kěn lí jiā? yóu shān shàng yǒu píng shēng yì, shì wèi xián xún yī lù chē.
我坐耄年艱就養,汝非仰祿肯離家?游山尚有平生意,試為閑尋一鹿車。
“豈知云散各天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