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分琴書適性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隨分琴書適性情”全詩
旋煎甖粟留僧話,故種芭蕉待雨聲。
丹藥驗方非畏死,文章排悶不求名。
是間幽事君知否?莫怪經秋少入城。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題書齋壁》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書齋壁》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書齋中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隨著自然的心情選擇琴書,
初冬時節更喜歡小窗明亮。
煮粥時與僧人聊天,
種植芭蕉等待雨聲。
丹藥的驗方并不害怕死亡,
文章的創作并不追求名利。
這些幽雅的事情你是否知曉?
不要驚訝,秋天少有人進城。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書齋中的閑適自在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心境。作者隨著自己的心情選擇琴書,體現了他對自然的敏感和對心靈的追求。他在初冬時節更喜歡小窗明亮,這可能是因為明亮的窗戶能給他帶來更多的陽光和溫暖,使他感到舒適和愉悅。
詩中提到作者與僧人一起煮粥,并且聊天。這種場景展示了作者對于寧靜和內心的追求,與僧人的交談可能是關于修行和人生的哲學思考。這種與僧人的交流也體現了作者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詩中還提到了種植芭蕉并等待雨聲。芭蕉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它需要雨水的滋潤才能生長茂盛。作者將種植芭蕉與等待雨聲聯系在一起,表達了他對于自然的依賴和對于自然力量的敬畏。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丹藥的驗方和文章的創作。丹藥是古代的一種藥物,而驗方則是制作丹藥的方法和配方。作者說丹藥的驗方并不害怕死亡,文章的創作并不追求名利。這表明作者對于物質追求的淡漠態度,他更注重內心的修養和精神層面的追求。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這些幽雅事物的期望和希望。他問讀者是否了解這些幽雅的事情,同時告誡讀者不要驚訝,因為在秋天很少有人進城,這可能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忙于物質的追求,而忽略了內心的寧靜和精神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書齋中的生活情趣和心境,表達了對于自然、寧靜和精神層面追求的向往,以及對于物質追求的淡漠態度。它展示了作者獨特的生活態度和對于內心世界的關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隨分琴書適性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ū zhāi bì
題書齋壁
suí fēn qín shū shì xìng qíng, zhà hán piān ài xiǎo chuāng míng.
隨分琴書適性情,乍寒偏愛小窗明。
xuán jiān yīng sù liú sēng huà, gù zhǒng bā jiāo dài yǔ shēng.
旋煎甖粟留僧話,故種芭蕉待雨聲。
dān yào yàn fāng fēi wèi sǐ, wén zhāng pái mèn bù qiú míng.
丹藥驗方非畏死,文章排悶不求名。
shì jiān yōu shì jūn zhī fǒu? mò guài jīng qiū shǎo rù chéng.
是間幽事君知否?莫怪經秋少入城。
“隨分琴書適性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