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龐公上冢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近龐公上冢時”全詩
未尋內史流觴地,又近龐公上冢時。
花發游蜂喧院落,筍長馴鹿入藩籬。
石帆山下春如許,野老來招不用辭。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幽居春晚》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幽居春晚》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廢讎書病廢詩,
晝閑惟與睡相宜。
未尋內史流觴地,
又近龐公上冢時。
花發游蜂喧院落,
筍長馴鹿入藩籬。
石帆山下春如許,
野老來招不用辭。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描述了陸游在春天的幽居生活。詩人感慨自己年老、身體衰弱,無法再寫書,也無法再創作詩歌。白天,他只能閑散地與睡眠為伴。他曾經希望能找到一個官職,享受一些榮華富貴,但這個愿望一直未能實現。此刻,又靠近了龐公的陵墓,時光荏苒,歲月不饒人。
春天來臨,花朵盛開,游蜂嗡嗡地在院子里飛舞,新出的竹筍順從地長進籬笆里。在石帆山下,春天的美景如此宜人,野老們來邀請詩人共享這美景,詩人不需要推辭。
賞析:
《幽居春晚》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年人的幽居生活和對自然的感慨。詩人陸游在這首詩中表達了自己年老衰弱的心境,無法再從事自己以往的學問和創作,只能與睡眠相伴。他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已經淡去,也意識到自己與名利的距離越來越遠。然而,他依然能夠欣賞到春天的美景,感受到自然界的變化和生機。詩中的花開蜜蜂喧鬧、筍長鹿入,展示了春天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延續。最后的兩句表達了野老們的邀請,展示了詩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
整首詩詞以簡潔樸素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自然的熱愛。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人與自然的聯系和相互依存的關系。詩人的幽居生活也體現了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態。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傳遞了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時光和自然界的思索。
“又近龐公上冢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ōu jū chūn wǎn
幽居春晚
lǎo fèi chóu shū bìng fèi shī, zhòu xián wéi yǔ shuì xiàng yí.
老廢讎書病廢詩,晝閑惟與睡相宜。
wèi xún nèi shǐ liú shāng dì, yòu jìn páng gōng shàng zhǒng shí.
未尋內史流觴地,又近龐公上冢時。
huā fā yóu fēng xuān yuàn luò, sǔn zhǎng xún lù rù fān lí.
花發游蜂喧院落,筍長馴鹿入藩籬。
shí fān shān xià chūn rú xǔ, yě lǎo lái zhāo bù yòng cí.
石帆山下春如許,野老來招不用辭。
“又近龐公上冢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