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滿地圖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畫滿地圖雄”全詩
劍閣星橋北,松州雪嶺東。
華夷山不斷,吳蜀水相通。
興與煙霞會,清樽幸不空。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嚴公廳宴,同詠蜀道畫圖(得空字)》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嚴公廳宴,同詠蜀道畫圖(得空字)
日臨公館靜,畫滿地圖雄。
劍閣星橋北,松州雪嶺東。
華夷山不斷,吳蜀水相通。
興與煙霞會,清樽幸不空。
中文譯文:
一天來到嚴公府邸,宴會正靜謐,
畫滿底圖英勇壯麗。
劍閣星橋在北方,松州雪嶺在東方。
華夷山脈綿延不斷,吳蜀兩地水相連。
歡愉與云霞相會,酒樽中幸福不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嚴公府邸宴會上觀賞蜀道畫圖而寫的。詩中描繪了蜀道山川的壯麗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與愉悅。詩中用“劍閣星橋北,松州雪嶺東”來描繪蜀道的方位,通過山脈的延綿和河流的相通,表達了大自然的遼闊和豐富。杜甫以“華夷山不斷,吳蜀水相通”來形容大地的壯麗,也表達了對吳蜀兩地友好關系的贊美。
整首詩意境高遠,運用了寫實與寫意的手法,展現了杜甫對大自然的景色的熱愛與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和慶祝的喜悅之情。最后一句“興與煙霞會,清樽幸不空”表達了宴會的歡樂與人們對美好時刻的珍惜。
這首詩思想深邃,情感真摯,將自然景色與人情交織在一起,體現了詩人杜甫對山川自然和人與人之間的深刻感悟。通過描繪蜀道的壯麗景色和嚴公府邸的宴會氛圍,詩中傳遞了一種豪情壯麗和情感的愉悅。
“畫滿地圖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 gōng tīng yàn, tóng yǒng shǔ dào huà tú dé kōng zì
嚴公廳宴,同詠蜀道畫圖(得空字)
rì lín gōng guǎn jìng, huà mǎn dì tú xióng.
日臨公館靜,畫滿地圖雄。
jiàn gé xīng qiáo běi, sōng zhōu xuě lǐng dōng.
劍閣星橋北,松州雪嶺東。
huá yí shān bù duàn, wú shǔ shuǐ xiàng tōng.
華夷山不斷,吳蜀水相通。
xìng yǔ yān xiá huì, qīng zūn xìng bù kōng.
興與煙霞會,清樽幸不空。
“畫滿地圖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