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從之逝已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欲從之逝已遠”全詩
我欲從之逝已遠,菱歌一曲暮江寒。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漁浦》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漁浦》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漁翁持魚叩舷賣,
炯炯綠瞳雙臉丹。
我欲從之逝已遠,
菱歌一曲暮江寒。
中文譯文:
漁翁拿著魚敲擊船舷出售,
明亮的綠色眼睛,臉色紅潤。
我本想追隨他而去,但他已經遠去,
菱歌唱起,寒風吹拂暮色的江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漁浦》描繪了一個漁翁在漁船上賣魚的情景,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時光的流逝。
詩中的漁翁是一個形象生動的人物,他拿著魚靠近船邊,期待著能夠賣出去。詩人用"炯炯綠瞳"和"雙臉丹"這樣形象的描寫,突出了漁翁的精神狀態和臉色的紅潤,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熱情和快樂。
然而,詩人在第三句表達了自己追隨漁翁的意愿,但漁翁已經離去,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無法追回的過去。最后一句"菱歌一曲暮江寒"則展現了暮色中江面上的凄涼寒冷,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
整首詩以簡短的詞句勾勒出了一個情景,通過漁翁和詩人的對比,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流逝的主題。漁翁的形象象征著充滿活力和樂觀的人生態度,而詩人則通過追隨漁翁的愿望和漁翁離去的現實,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以漁翁和詩人的對比來傳達了深刻的哲理,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光流逝的思考。同時,詩人運用意象和描寫手法,使詩詞更加豐富和生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情感的沖擊。
“我欲從之逝已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pǔ
漁浦
yú wēng chí yú kòu xián mài, jiǒng jiǒng lǜ tóng shuāng liǎn dān.
漁翁持魚叩舷賣,炯炯綠瞳雙臉丹。
wǒ yù cóng zhī shì yǐ yuǎn, líng gē yī qǔ mù jiāng hán.
我欲從之逝已遠,菱歌一曲暮江寒。
“我欲從之逝已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