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斷處閣橫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城斷處閣橫空”全詩
燕子爭泥朱檻外,人家曬網綠洲中。
誰能招喚三秋月?我欲憑陵萬里風。
更比峴山無湛輩,論交惟是一枝筇。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雨後獨登擬峴臺》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后獨登擬峴臺》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雨后一個人獨自登上擬峴臺,觀察周圍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際交往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高城斷處閣橫空,
目力雖窮興未窮。
燕子爭泥朱檻外,
人家曬網綠洲中。
誰能招喚三秋月?
我欲憑陵萬里風。
更比峴山無湛輩,
論交惟是一枝筇。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以雨后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思考人際交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詩人描述了高城上一座閣樓在云霧中若隱若現的景象,給人以高遠、壯麗的感覺。詩人雖然視力有限,但對美好景色的欣賞和感受卻是無窮的。
接著,詩人描繪了燕子在朱檻外爭搶泥土建巢,人家在綠洲中曬曬漁網。這里通過自然景觀中的生動細節,展現了生機勃勃、自然循環的景象,也暗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然后,詩人表達了對三秋明月的向往。詩人希望有人能夠招喚出那皎潔的月光,同時他也想憑借陵上的萬里風,抒發自己的心情。這里,月光和風成為詩人表達情感、思考人生的象征。
最后,詩人通過與峴山相比,提出了對人際交往的思考。他認為,論及交往,只有那一枝筇(竹子)是真正可靠的,暗示了他對虛偽的人際關系的疑慮和對真摯友誼的渴望。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景色和深入的思考,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際交往的思考。詩人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反映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傳遞出對真摯友誼的向往和對虛偽關系的憂慮。整體上,這首詩通過細膩而深刻的描寫,展示了陸游獨特的詩性和對人生的思考。
“高城斷處閣橫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hòu dú dēng nǐ xiàn tái
雨後獨登擬峴臺
gāo chéng duàn chù gé héng kōng, mù lì suī qióng xìng wèi qióng.
高城斷處閣橫空,目力雖窮興未窮。
yàn zi zhēng ní zhū kǎn wài, rén jiā shài wǎng lǜ zhōu zhōng.
燕子爭泥朱檻外,人家曬網綠洲中。
shuí néng zhāo huàn sān qiū yuè? wǒ yù píng líng wàn lǐ fēng.
誰能招喚三秋月?我欲憑陵萬里風。
gèng bǐ xiàn shān wú zhàn bèi, lùn jiāo wéi shì yī zhī qióng.
更比峴山無湛輩,論交惟是一枝筇。
“高城斷處閣橫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