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送新寒半掩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送新寒半掩門”全詩
風吹暗浪重添纜,雨送新寒半掩門。
魚市人煙橫慘淡,龍祠簫鼓鬧黃昏。
此身且健無余恨,行路雖難莫更論。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雨中泊趙屯有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泊趙屯有感》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歸燕羈鴻共斷魂,
荻花楓葉泊孤村。
風吹暗浪重添纜,
雨送新寒半掩門。
魚市人煙橫慘淡,
龍祠簫鼓鬧黃昏。
此身且健無余恨,
行路雖難莫更論。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雨中泊在趙屯的感受和感慨。詩人與燕羈鴻一同歸來,歸來的路上斷絕了心靈的寄托。在孤村的荻花和楓葉間停泊,暴風吹動著湖面上的浪花,使纜繩更加緊固。雨水送來了新的寒意,門半掩著,凄涼而寂靜。魚市上人煙稀少,景象慘淡,而龍祠中的簫鼓聲卻在黃昏時分喧囂不已。詩人表示,盡管自己身體健康,但心中仍無盡的懊悔和遺憾,行路雖然困難,但無法抑制內心的苦悶。
賞析:
《雨中泊趙屯有感》表達了陸游內心的孤寂和憂傷。詩中運用了雨、風、暗浪等自然景物,將外在的惡劣天氣與內心的情感狀況相結合,突出了詩人的心境。通過描繪荒涼的自然景象和寂靜的村莊,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遺憾。他在描述魚市人煙稀少和龍祠中的喧囂聲時,通過對比強調了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生活的無奈。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對命運的無奈。詩人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傳達出對生活的無奈和對自身處境的痛苦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憂傷和無奈。
陸游是宋代文學史上重要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抒發個人感情、對時事的評論和對人生的思考為主題,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雨中泊趙屯有感》是陸游在詩人流亡途中的創作之一,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對生活的無奈,是他獨特的感悟和思考的體現。
“雨送新寒半掩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pō zhào tún yǒu gǎn
雨中泊趙屯有感
guī yàn jī hóng gòng duàn hún, dí huā fēng yè pō gū cūn.
歸燕羈鴻共斷魂,荻花楓葉泊孤村。
fēng chuī àn làng zhòng tiān lǎn, yǔ sòng xīn hán bàn yǎn mén.
風吹暗浪重添纜,雨送新寒半掩門。
yú shì rén yān héng cǎn dàn, lóng cí xiāo gǔ nào huáng hūn.
魚市人煙橫慘淡,龍祠簫鼓鬧黃昏。
cǐ shēn qiě jiàn wú yú hèn, xíng lù suī nán mò gèng lùn.
此身且健無余恨,行路雖難莫更論。
“雨送新寒半掩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