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只合臥牛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書生只合臥牛衣”全詩
老狐五百生前錯,孤鶴三千歲後歸。
舌自生肥勝玉食,腰常忘帶況金圍。
一官彭澤曾何有,元亮還家悔昨非。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昨非》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昨非》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昨天的不幸,溫飽與道義相違背,
只有書生才能躺在牛皮上。
老狐貍在五百年生命中犯了錯,
孤獨的鶴在三千歲后歸來。
我的舌頭自己變得肥胖,勝過玉食,
我的腰帶常常忘記系,更別提金圍了。
一位官員彭澤已經不復存在,
元亮回家后悔昨天的不幸。
譯文:
往昔的不幸,物質生活和道義道德相背離,
只有讀書人只能躺在牛皮上。
老狐貍五百年生命中犯了錯誤,
孤獨的鶴三千歲后才回歸。
我的舌頭自己變得肥胖,比得上玉食,
我的腰帶經常忘記系,更不用說金圍了。
一個官員彭澤已經不復存在,
元亮回家后悔昨天的不幸。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對比的方式揭示了作者對過去的反思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的"溫飽與道違"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與人倫道德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的認識。通過"書生只合臥牛衣"這句,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無能,強調了自身的貧困和卑微。
詩中的"老狐五百生前錯,孤鶴三千歲後歸"這兩句,則通過動物的壽命作比喻,凸顯了人生的短暫和人們對錯誤和迷失的反思。"舌自生肥勝玉食,腰常忘帶況金圍"這兩句描述了作者的逸樂和放縱,暗示了權勢和物質的誘惑也使人迷失自我。
最后兩句"一官彭澤曾何有,元亮還家悔昨非"則表達了對過去的悔恨和對現實的不滿。彭澤和元亮都是歷史上的人物,通過引用他們的名字,作者批判了權力的腐敗和迷失的道德。
整首詩詞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以及對道德、權力、貧困和迷失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懷和思想境界。
“書生只合臥牛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ó fēi
昨非
wēn bǎo cóng lái yǔ dào wéi, shū shēng zhǐ hé wò niú yī.
溫飽從來與道違,書生只合臥牛衣。
lǎo hú wǔ bǎi shēng qián cuò, gū hè sān qiān suì hòu guī.
老狐五百生前錯,孤鶴三千歲後歸。
shé zì shēng féi shèng yù shí, yāo cháng wàng dài kuàng jīn wéi.
舌自生肥勝玉食,腰常忘帶況金圍。
yī guān péng zé céng hé yǒu, yuán liàng huán jiā huǐ zuó fēi.
一官彭澤曾何有,元亮還家悔昨非。
“書生只合臥牛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