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麥熟時蠶上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麥熟時蠶上簇”全詩
新麥熟時蠶上簇,晚鶯啼處柳成陰。
短檠已負觀書眼,孤劍空懷許國心。
惟有云山差可樂,杖藜誰與伴幽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殘年》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殘年》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殘年》
殘年光景易駸駸,
屏跡江村不厭深。
新麥熟時蠶上簇,
晚鶯啼處柳成陰。
短檠已負觀書眼,
孤劍空懷許國心。
惟有云山差可樂,
杖藜誰與伴幽尋?
中文譯文:
晚年的歲月逝去得很快,
我喜歡隱居在江村深處。
新麥成熟時,蠶兒聚集在上面,
晚上鶯鳥的啼聲里,柳樹變得陰暗。
書桌上的短檠已經承載了我看書的眼睛,
孤獨的劍空空地懷念著對國家的忠誠。
只有云山之間的差事能帶來快樂,
我拄著拐杖,誰來陪我尋找幽靜的景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晚年時的心境和情感。詩的開頭,他感嘆時間飛逝,晚年的歲月如流水般匆忙。然而,他并不悲觀,相反,他喜歡遠離喧囂,隱居在江村深處,對這種寧靜與深遠的生活充滿了喜愛。
接著,陸游描繪了一幅田園景象。當新麥成熟時,蠶兒聚集在上面,晚上鶯鳥的啼聲中,柳樹的陰影逐漸變長。這些描繪表達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與陸游內心的寧靜相呼應。
然而,陸游也流露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國家的關切。他提到了書桌上的短檠,這是用來托起看書的眼睛的道具,暗示他多年來的學習和閱讀。孤獨的劍則象征著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這些象征物體突出了陸游晚年時孤獨而深沉的心境。
最后兩句詩,陸游表達了他對云山之間的自然風光的喜愛,并希望有人可以陪他一起尋找這樣的幽靜之地。這里的云山可以理解為自然景觀,也可以象征著他人生的理想與追求。這是對友情和陪伴的向往,也是對尋求內心寧靜與快樂的渴望。
總的來說,《殘年》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晚年時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感悟的抒發,展現了他對寧靜、深遠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流露出對過去和國家的思考與憂慮。
“新麥熟時蠶上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án nián
殘年
cán nián guāng jǐng yì qīn qīn, píng jī jiāng cūn bù yàn shēn.
殘年光景易駸駸,屏跡江村不厭深。
xīn mài shú shí cán shàng cù, wǎn yīng tí chù liǔ chéng yīn.
新麥熟時蠶上簇,晚鶯啼處柳成陰。
duǎn qíng yǐ fù guān shū yǎn, gū jiàn kōng huái xǔ guó xīn.
短檠已負觀書眼,孤劍空懷許國心。
wéi yǒu yún shān chā kě lè, zhàng lí shuí yǔ bàn yōu xún?
惟有云山差可樂,杖藜誰與伴幽尋?
“新麥熟時蠶上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