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亦上湖邊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待月亦上湖邊樓”全詩
恨身不能插兩翅,與汝相守寬百憂。
聞鐘時宿云外寺,待月亦上湖邊樓。
但常保此豈不樂,路難悠悠非善謀。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寄子虡子遹》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子虡子遹》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大兒再度吳門秋,
小兒錢塘逾月留。
恨身不能插兩翅,
與汝相守寬百憂。
聞鐘時宿云外寺,
待月亦上湖邊樓。
但常保此豈不樂,
路難悠悠非善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兒子子虡和子遹的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大兒子再度秋天去了吳門,小兒子卻在錢塘停留了一個月。陸游悔恨自己不能像鳥兒一樣展翅高飛,與兒子們一起度過憂愁的時光。他聽到寺廟里的鐘聲,想起以前在外邊住宿的時候,也會在湖邊的樓上等待月亮的升起。然而,他意識到自己只能通過寫詩來寄托對兒子們的思念,這使他感到難以快樂,因為旅途漫長,沒有良策可行。
整首詩詞以表達父愛之情為主題,展現了陸游對兒子們的深深思念和對親情的珍視。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愿望和無奈。這首詩詞既展示了陸游的家庭情感,又抒發了他對自身命運的感慨,以及對人生道路的思考。
“待月亦上湖邊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ǐ jù zi yù
寄子虡子遹
dà ér zài dù wú mén qiū, xiǎo ér qián táng yú yuè liú.
大兒再度吳門秋,小兒錢塘逾月留。
hèn shēn bù néng chā liǎng chì, yǔ rǔ xiāng shǒu kuān bǎi yōu.
恨身不能插兩翅,與汝相守寬百憂。
wén zhōng shí sù yún wài sì, dài yuè yì shàng hú biān lóu.
聞鐘時宿云外寺,待月亦上湖邊樓。
dàn cháng bǎo cǐ qǐ bù lè, lù nán yōu yōu fēi shàn móu.
但常保此豈不樂,路難悠悠非善謀。
“待月亦上湖邊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