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處處得閑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如處處得閑行”全詩
自笑年年隨宦牒,不如處處得閑行。
草痕沙際猶余綠,楓葉霜余已帶赬。
歸去還堪吒兒輩,錦囊三十六崢嶸。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將之榮州取道青城》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將之榮州取道青城》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青城山上倚天立,
俯瞰人間兩座城。
自嘲歲歲隨官牒,
不如處處得閑行。
草痕沙地猶有綠,
楓葉霜中已泛紅。
歸去還能吟兒輩,
錦囊中藏三十六崢嶸。
詩意:
這首詩詞以將之榮州取道青城為題,描繪了作者登上青城山,俯瞰人間兩座城市的景象。詩人自嘲自己年年隨著官牒而行,不如到處游歷閑逛。他注意到沙地上的草痕依然綠意盎然,而楓葉在霜中已經泛紅。最后,詩人決定回去繼續吟詠,將自己的才華傳承給后代,他心中充滿了壯志豪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陸游在青城山的旅行經歷,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他對人生和境遇的思考。詩人在山上俯瞰人間兩座城市,景色壯麗,使他產生了對自己身份和生活的反思。他自嘲自己年年隨著官牒行走,沒有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渴望能夠處處得閑行,自由自在地游歷。這種對自由的向往與對官場束縛的厭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中的草痕沙地猶余綠、楓葉霜中已帶赬的描寫,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變遷。盡管歲月不停流轉,但草痕依然綠意盎然,楓葉已經泛紅,這種景象給人一種韌性和希望的感覺。詩人通過這種描寫,表達了對于自己壯志未酬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夠積極奮斗,將才華傳承給后代,實現自己的理想。
最后兩句“歸去還堪吒兒輩,錦囊三十六崢嶸”表明詩人決心回去繼續吟詠,將自己的才華傳承給后代。他將自己的文學才華比作錦囊中的珍寶,而吟詠則是一種表達和傳遞的方式。這種壯志豪情和對文學使命的堅守,展示了詩人的追求和自信。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自我反思,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對官場束縛的厭倦,以及對于文學事業的堅守和豪情壯志。這些情感和思考使得這首詩詞具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和社會批判的意味,展示了陸游才華橫溢的藝術風格和情感世界。
“不如處處得閑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zhī róng zhōu qǔ dào qīng chéng
將之榮州取道青城
yǐ tiān shān zuò hǎi tāo qīng, kàn biàn rén jiān liǎng chì chéng.
倚天山作海濤傾,看遍人間兩赤城。
zì xiào nián nián suí huàn dié, bù rú chǔ chù dé xián xíng.
自笑年年隨宦牒,不如處處得閑行。
cǎo hén shā jì yóu yú lǜ, fēng yè shuāng yú yǐ dài chēng.
草痕沙際猶余綠,楓葉霜余已帶赬。
guī qù hái kān zhā ér bèi, jǐn náng sān shí liù zhēng róng.
歸去還堪吒兒輩,錦囊三十六崢嶸。
“不如處處得閑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