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服黃縑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暑服黃縑制”全詩
安貧無鬼笑,守道有天知。
暑服黃縑制,晨飧赤米炊。
今朝潦水退,村路得遨嬉。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碌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碌碌》是一首由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碌碌初何取,
悠悠信所之。
安貧無鬼笑,
守道有天知。
暑服黃縑制,
晨飧赤米炊。
今朝潦水退,
村路得遨嬉。
詩意:
這首詩以詩人自身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為主題,表達了他對平凡生活的選擇和對內心真實的追求。詩人認為,人生初期的選擇是如此的迷茫和艱難,但信仰和心中的理想是值得追求的。他寧愿安貧樂道,也不屈服于世俗的誘惑。詩中提到了他清貧的生活狀態,他穿著黃緞子的夏季服裝,早餐是簡單的赤米飯,但他依然能夠感到內心的寧靜和滿足。最后兩句表達了當潮水退去之時,他在鄉村小路上放飛自我,體驗到了自由和快樂。
賞析:
這首詩是陸游對自己生活態度的真實寫照。他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追求。詩中的“碌碌”表達了他對日常瑣事的感嘆,但他并不因此而放棄對真理的追求。他選擇了安貧守道,表明了他對物質追求的淡漠,更看重精神層面的追求。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展現了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內心的寧靜。最后兩句詩中的“潦水退”和“村路得遨嬉”表達了當外界的壓力和束縛消退之時,他可以自由地享受鄉村的寧靜和自在。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陸游對平凡生活的選擇和對內心真實的追求。他倡導寧靜、簡樸的生活方式,并通過自己的經歷傳達了追求精神自由與內心滿足的重要性。這首詩在宋代文學中被視為表達個人情感和生活態度的典型之作,也是陸游獨特文學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暑服黃縑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lù
碌碌
lù lù chū hé qǔ, yōu yōu xìn suǒ zhī.
碌碌初何取,悠悠信所之。
ān pín wú guǐ xiào, shǒu dào yǒu tiān zhī.
安貧無鬼笑,守道有天知。
shǔ fú huáng jiān zhì, chén sūn chì mǐ chuī.
暑服黃縑制,晨飧赤米炊。
jīn zhāo lǎo shuǐ tuì, cūn lù dé áo xī.
今朝潦水退,村路得遨嬉。
“暑服黃縑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