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波魚美如通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波魚美如通印”全詩
優老每慚千載遇,食新又嘆一年加。
出波魚美如通印,下棧羊肥抵臥沙。
捫腹笑歌仍索酒,不嫌鄰舍怪讙嘩。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食新有感貧居久蔬食至是方稍得肉》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食新有感貧居久蔬食至是方稍得肉》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壯游車轍遍天涯,
晚得祠官不去家。
優老每慚千載遇,
食新又嘆一年加。
出波魚美如通印,
下棧羊肥抵臥沙。
捫腹笑歌仍索酒,
不嫌鄰舍怪讙嘩。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陸游貧居久遠,長期以蔬菜為食,終于得以稍稍品嘗到肉食的感受。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生活經歷,表達了對于長期貧困生活的不滿和對于美食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樸素的形象描繪了作者的生活境遇和感受。首句描述了作者的壯游經歷,車轍遍布天涯,展現了他曾經四處奔波的辛勞。接著,詩人表達了晚年得到祠官的任命,卻不愿離開家鄉。這里體現了作者對鄉土情懷的珍視和對歸屬感的追求。
第三、四句中的"優老"是指自稱優秀的老人,作者自稱為優老,表示自謙。他感慨自己千載難逢的機遇,卻只能在蔬菜食物上尋求新的變化,又不禁對歲月的流逝感到嘆息。
接下來的兩句,通過描述美味的魚和肥美的羊肉,展現了作者對食物的渴望和對肉食的向往。這里的"通印"形容魚的美味,意味著魚肉如同精美的印章一般,令人贊嘆。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開懷和對美食的享受。他捫著饑腸,笑著唱歌,繼續索取美酒。他不介意周圍鄰舍的驚訝和嘈雜,展現了他對于滿足自己的渴望而不顧形象的態度。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生活和食物的感受,同時也展現了他對于鄉土情懷和自我的追求。通過對食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詩人呈現出了生活的真實和自我的態度。
“出波魚美如通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xīn yǒu gǎn pín jū jiǔ shū shí zhì shì fāng shāo dé ròu
食新有感貧居久蔬食至是方稍得肉
zhuàng yóu chē zhé biàn tiān yá, wǎn dé cí guān bù qù jiā.
壯游車轍遍天涯,晚得祠官不去家。
yōu lǎo měi cán qiān zǎi yù, shí xīn yòu tàn yī nián jiā.
優老每慚千載遇,食新又嘆一年加。
chū bō yú měi rú tōng yìn, xià zhàn yáng féi dǐ wò shā.
出波魚美如通印,下棧羊肥抵臥沙。
mén fù xiào gē réng suǒ jiǔ, bù xián lín shè guài huān huā.
捫腹笑歌仍索酒,不嫌鄰舍怪讙嘩。
“出波魚美如通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