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得辭此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得辭此行”全詩
尊公況有命,子得辭此行?結廬出門去,迢迢過蠻荊,泝江卜風色,入峽聽猿聲。
萬里一紙書,南寄孤雁征,山陰在何處?計子難為情。
愿言早來歸,鄰曲當出迎。
檥舟柯橋市,一榼手自傾。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送蘇召叟秀才入蜀效宛陵先生體》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蘇召叟秀才入蜀效宛陵先生體》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蘇召叟秀才入蜀效宛陵先生體,
士勇赴知己,義重身固輕。
尊公況有命,子得辭此行?
結廬出門去,迢迢過蠻荊,
泝江卜風色,入峽聽猿聲。
萬里一紙書,南寄孤雁征,
山陰在何處?計子難為情。
愿言早來歸,鄰曲當出迎。
檥舟柯橋市,一榼手自傾。
詩意:
這首詩是陸游送別蘇召叟秀才前往蜀地效法宛陵先生的詩風。詩中表達了士人勇敢地去見知己的決心,即使面對自己的生命安危也毫不在乎。詩人感嘆知己擔負重任,而自己又能辭別此行嗎?他離開了自己的住處,踏上了漫長而艱難的旅途,順著江河辨別風景的變化,進入了峽谷中聽猿聲。萬里的書信只是一紙之隔,卻能傳遞南方孤雁的征途。詩人不知道山陰在哪里,難以計算出自己的心情。他希望知己早日歸來,鄰曲的人們將會熱情迎接他。最后,詩人用自己的手傾斜了一杯酒,以表達真摯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陸游對知己的深情厚意以及對士人忠誠、勇敢的贊美。詩中的"士勇赴知己,義重身固輕"表明了士人為了和知己相見愿意放棄生命的輕重,體現了忠誠友誼的精神。詩人通過描繪旅途中的風景,展示了自然景觀與內心情感的交融。萬里書信代表了詩人與知己之間的思念和聯絡,而山陰的位置則象征著知己的所在,詩人對于知己的歸來心切。最后一句"一榼手自傾"表達了詩人深情厚意的舉動,他用自己的手傾斜酒杯,與知己共飲,表達了真誠的情感和別離時的惆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友誼和真摯情感的追求。通過對士人和知己之間的關系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知己的思念之情。這首詩展示了陸游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忠誠友誼和士人精神的崇敬。
“子得辭此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ū zhào sǒu xiù cái rù shǔ xiào wǎn líng xiān shēng tǐ
送蘇召叟秀才入蜀效宛陵先生體
shì yǒng fù zhī jǐ, yì zhòng shēn gù qīng.
士勇赴知己,義重身固輕。
zūn gōng kuàng yǒu mìng, zi dé cí cǐ xíng? jié lú chū mén qù, tiáo tiáo guò mán jīng, sù jiāng bo fēng sè, rù xiá tīng yuán shēng.
尊公況有命,子得辭此行?結廬出門去,迢迢過蠻荊,泝江卜風色,入峽聽猿聲。
wàn lǐ yī zhǐ shū, nán jì gū yàn zhēng, shān yīn zài hé chǔ? jì zi nán wéi qíng.
萬里一紙書,南寄孤雁征,山陰在何處?計子難為情。
yuàn yán zǎo lái guī, lín qū dāng chū yíng.
愿言早來歸,鄰曲當出迎。
yǐ zhōu kē qiáo shì, yī kē shǒu zì qīng.
檥舟柯橋市,一榼手自傾。
“子得辭此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